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区底栖动物完整性健康评价

被引:19
作者
陈桥 [1 ,2 ]
徐东炯 [1 ,2 ]
张翔 [1 ,2 ]
汤云 [1 ,2 ]
机构
[1] 江苏省环境保护水环境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
[2] 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平原水网; 底栖动物; 生物完整性;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3.12.008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基于75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监测数据,应用生物完整性的理论和方法,对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区进行水生态健康评价.以采样点环境所承受的干扰程度为标准,确定参照点13个、受损点62个.对涉及底栖动物群落丰富度、组成、耐污能力及摄食功能的21个候选指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及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有较强预判能力且相对独立的6个核心指数构成B-IBI(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健康评价体系,包括总分类单元、软体动物分类单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相对丰度、BI指数、滤食者相对丰度.通过比值法统一各指数的量纲,以参照点B-IBI值的25%分位数作为健康基准值,运用四分法划分B-IBI健康分级标准:B-IBI≥2.84,为健康;2.13≤B-IBI<2.84,为亚健康;1.42≤B-IBI<2.13,为一般;0.71≤B-IBI<1.42,为差;B-IBI<0.71,为极差.应用B-IBI对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区进行健康评价,结果显示:太湖东部、南部沿岸湖区以及太湖上游水库健康状况相对较好,总体处于健康或亚健康水平;太湖北部三湾、西部湖区较差,基本处于差或极差水平;太湖上游洮滆水系生态状况也不容乐观,从上游至下游沿程呈逐步恶化趋势;京杭大运河的监测断面均表现为极差水平.B-IBI健康评价结果与基于水质及富营养化评价的结果高度吻合,但今后仍需加强该评价体系的标准化及本土化等方面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301 / 13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太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研究 [J].
高欣 ;
牛翠娟 ;
裴雪姣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 (04) :392-398
[2]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评价指数比较与应用.[J].耿世伟;渠晓东;张远;林坤德;.环境科学.2012, 07
[3]   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质量目标管理技术研究的若干问题 [J].
孟伟 ;
张远 ;
张楠 ;
田自强 ;
刘征涛 ;
雷坤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7) :1345-1351
[4]   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 [J].
高永年 ;
高俊峰 .
地理研究, 2010, 29 (01) :111-117
[5]   挠力河流域河流的B-IBI评价 [J].
王建华 ;
田景汉 ;
吕宪国 .
生态学报, 2009, 29 (12) :6672-6680
[6]   太湖水质评价中底栖动物综合生物指数的筛选及生物基准的确立 [J].
马陶武 ;
黄清辉 ;
王海 ;
王子健 ;
王春霞 ;
黄圣彪 .
生态学报, 2008, (03) :1192-1200
[7]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Ⅱ)——水环境基准、标准与总量控制 [J].
孟伟 ;
刘征涛 ;
张楠 ;
胡林林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1) :1-8
[8]   辽河流域河流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指标与标准 [J].
张远 ;
徐成斌 ;
马溪平 ;
张铮 ;
王俊臣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6) :919-927
[9]   生物完整性指数与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王备新 ;
杨莲芳 ;
刘正文 .
生态学杂志, 2006, (06) :707-710
[10]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溪流健康 [J].
王备新 ;
杨莲芳 ;
胡本进 ;
单林娜 .
生态学报, 2005, (06) :1481-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