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舒断裂带年代学新证据

被引:15
作者
殷长建
彭玉鲸
王彦生
李睿
陈跃军
机构
[1] 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
[2] 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 吉林长春
[3] 吉林长春
关键词
伊舒带; 40Ar/39Ar坪年龄; 中侏罗世—古近纪; 演化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2001年我们首次在伊通—舒兰断裂带上的乐山镇达子沟获得压碎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黑云母单矿物40Ar/39Ar坪年龄133.13±0.31Ma,等时线年龄133.37±0.60Ma;在靠山镇北口获得中细粒碎裂白云母/二云母花岗白云母单矿物40Ar/39Ar坪年龄135.66±0.11Ma,等时线年龄135.43±0.26Ma。恰恰与伊泽纳吉(Izanagi)大洋板块在135~127Ma间、以30.0cm/a,高速率向东亚大陆边缘作俯冲的运动历史相耦合,反映东亚大陆边缘与东部泛太平洋板块,在该地质时期具有共同的、统一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并据此讨论和概括了伊通—舒兰断裂带中侏罗世—古近纪构造性质发生多次转化的复杂演化历史。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郯庐断裂系的北延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J].
郭孟习 ;
孙炜 ;
尹国义 ;
彭玉鲸 .
吉林地质, 2000, (03) :35-44
[2]   中国东北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与泛太平洋板块 [J].
殷长建 ;
彭玉鲸 ;
靳克 .
中国区域地质, 2000, (03) :303-311
[3]   郯庐断裂带形成演化的年代学研究 [J].
陈宣华 ;
王小凤 ;
张青 ;
陈柏林 ;
陈正乐 ;
Harrison TMark ;
YinAn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3) :215-220
[4]   松辽盆地中生代地质事件节律及圈层耦合 [J].
黄福堂 ;
黄清华 ;
陈春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3-5
[5]   走滑断裂带的两类花岗岩 [J].
彭玉鲸 ;
王明胜 .
吉林地质, 1998, (02) :21-24+26-31
[6]   松辽盆地裂谷期前火山岩与裂谷盆地关系及动力学过程 [J].
刘德来 ;
马莉 .
地质论评, 1998, (02) :130-135
[7]   郯庐断裂带的延伸与切割深度 [J].
万天丰 .
现代地质, 1996, (04) :94-101
[8]   郯庐断裂带北段形成的年代学及其意义 [J].
窦立荣 ;
宋建国 ;
王瑜 .
地质论评, 1996, (06) :508-512
[9]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综述[J]. 万天丰,朱鸿,赵磊,林建平,程捷,陈进.现代地质. 1996(02)
[10]   松辽盆地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及地层时代划分 [J].
王璞珺 ;
杜小弟 ;
王俊 ;
王东坡 .
地质学报, 1995, (04) :372-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