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以贵州织金—纳雍煤田水公河向斜为例

被引:157
作者
秦勇 [1 ]
熊孟辉 [2 ]
易同生 [2 ]
杨兆彪 [1 ]
吴财芳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煤层气; 层序地层; 水力封闭; 多层叠置; 含气系统;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8.01.015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贵州织金—纳雍煤田水公河向斜的实测资料,采用地质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煤层气地质条件在垂向上的非均质分布规律,提出和初步论证了"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的学术观点。研究表明,上二叠统龙潭组单一煤层甲烷平均含量及相邻主煤层之间含气量梯度均呈波动式变化,煤层埋深—压力系数关系在垂向上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套系统,层序地层格架中二级层序与含气量梯度的独立分段高度吻合。由此揭示,含煤地层地下流体在不同主煤层之间总体上缺乏交换,导致不同煤层群之间的煤层气系统相对独立。笔者等认为,龙潭组层序地层格架特点奠定了该类系统形成的物性基础,含煤地层与上覆、下伏含水层之间缺乏水力联系而构成了该类系统产生的水文地质基础,即多层叠置独立含气系统是沉积—水文—构造条件耦合控气作用的产物。笔者等也指出,在以三角洲—潮坪—潟湖沉积体系为主的多煤层含煤地层中,该类含气系统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我国南方潜在的高煤级煤煤层气开发基地-贵州五轮山矿区煤层气地质条件浅析
    熊孟辉
    秦勇
    易同生
    李香臣
    吴财芳
    [J]. 中国煤层气, 2007, (01) : 40 - 44
  • [2] 煤层气散失过程与地质模型探讨
    洪峰
    宋岩
    陈振宏
    赵孟军
    柳少波
    秦胜飞
    傅国友
    [J]. 科学通报, 2005, (S1) : 121 - 125
  • [3] 煤层气与常规油气共采可行性探讨——深部煤储层平衡水条件下的吸附效应
    秦勇
    宋全友
    傅雪海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 492 - 498
  • [4] 华北南部构造煤纳米级孔隙结构演化特征及作用机理
    琚宜文
    姜波
    侯泉林
    王桂梁
    方爱民
    [J]. 地质学报, 2005, (02) : 269 - 285
  • [5] 平顶山矿区煤层气资源量预测浅探
    李雪雁
    吴亮
    陈俊亮
    [J]. 中州煤炭, 2004, (01) : 17 - 27
  • [6]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作用
    叶建平
    武强
    王子和
    [J]. 煤炭学报, 2001, (05) : 459 - 462
  • [7] 我国煤储盖层的成因类型、时空展布及控气特征
    傅雪海
    秦勇
    [J]. 中国煤田地质, 2001, (02) : 27 - 29+120
  • [8] 沁水盆地中—南部水文地质控气特征
    傅雪海
    秦勇
    王文峰
    焦思红
    [J]. 中国煤田地质, 2001, (01) : 32 - 35
  • [9] 中国煤储层岩石物理学因素控气特征及机理
    秦勇
    傅雪海
    叶建平
    林大扬
    唐书恒
    李贵中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9, (01) : 21 - 26
  • [10] 贵州煤田地质.[M].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著;徐彬彬;何明德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