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被引:80
作者
刘永成
邵正中
孙玉宇
于同隐
机构
[1]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育部聚合物分子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蚕丝蛋白,组成,结构,性能,应用;
D O I
10.14028/j.cnki.1003-3726.1998.03.003
中图分类号
Q51,O629.73 [];
学科分类号
071010 ; 081704 ;
摘要
较为全面地综述了最近几十年国内外关于蚕丝蛋白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的研究和作者课题组十几年来在蚕丝蛋白方面的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由分子间氢键导致的丝素构象转变的FT-IR研究 [J].
孙玉宇 ;
刘永成 ;
马明华 ;
邵正中 ;
陈新 ;
于同隐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8, (01) :135-138
[2]   壳聚糖-丝心蛋白合金膜的研究(Ⅱ)──半互穿聚合物网络型膜对pH和离子的敏感性 [J].
陈新,李文俊,钟伟,葛昌杰,王汉夫,于同隐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6, (06) :968-972
[3]   SDS-PAGE研究丝素蛋白的组成 [J].
于同隐,蔡再生,黄伟达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6, (05) :829-831
[4]   再生丝素和聚乙烯醇混合膜的结构、性能及其葡萄糖传感器的应用 [J].
于同隐,邵正中,刘永成,钱江红,刘海鹰,邓家祺,胡德珍,赵慧玲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6, (04) :651-654
[5]   以N-甲基吩嗪硫酸盐为电子传递体的过氧化氢传感器 [J].
钱江红 ;
刘海鹰 ;
邓家祺 ;
刘永成 ;
于同隐 ;
赵慧玲 ;
胡德珍 .
分析化学, 1996, (03) :300-303
[6]   丝素蛋白的构象转变 [J].
于同隐,张胜,邵正中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6, (02) :323-325
[7]   用再生丝素固定过氧化物酶及其传感器在有机相中的研究 [J].
钱江红,刘永成,刘海鹰,于同隐,邓家祺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5, (10) :1539-1540
[8]   用桑蚕丝素蛋白固定脲酶的研究及脲酶电极的制备 [J].
邵正中 ;
方跃 ;
邓家祺 ;
于同隐 .
化学学报, 1995, (09) :883-888
[9]   用拉曼光谱研究蚕丝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J].
邵正中,吴冬,李光宪,彭励吾,于同隐,郑思定 .
光散射学报, 1995, (01) :2-7
[10]   丝素蛋白纤维的接枝聚合(Ⅱ)──无引发剂存在时丝素蛋白纤维接枝烯类单体 [J].
刘剑洪,于同隐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4) :37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