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28
作者
张振杰 [1 ,2 ]
左仁广 [1 ]
机构
[1]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成矿系列; 构造演化; 地质特征; 矿床类型; 矿床时空分布; 闽西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4 ;
摘要
在充分吸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讨论了闽西南地区的主要矿床类型及其特征,将闽西南地区的矿床划分为三个矿床成矿系列:晋宁期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铅、锌、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海西-印支期与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燕山期与中酸性火成岩有关的铁、铜、铅、锌、钼、钨、锡、金、银、铀等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其中,与燕山期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可进一步划分为侏罗纪早期与壳幔混合源I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铁、铜、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侏罗纪晚期与壳源S型花岗质岩体有关的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早白垩世与壳源型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层控矽卡岩型铁、铜、铅、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早白垩世与壳幔混合源型中酸性侵入岩-次火山作用有关的金、银、铜、钼、铅、锌、铀等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总结研究提出了各成矿(亚)系列的形成背景、时空分布规律,初步认为晋宁期VMS型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华南联合陆块拉张裂解形成的政和-大埔海底双峰式火山盆地环境,海西-印支期岩浆热液-斑岩型金属矿床形成于陆内伸展与挤压环境交替出现的岩浆侵入过程中,而燕山期成矿(亚)系列则形成于太平洋构造域时期的陆内伸展与挤压环境交替出现的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的过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1 条
[1]   福建永定大排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J].
袁远 ;
冯海滨 ;
张达 ;
狄永军 ;
王长明 ;
倪建辉 .
矿物学报, 2013, (S2) :74-75
[2]   福建武平十二排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王少怀 .
地质论评, 2013, 59 (05) :885-892
[3]   福建紫金山矿田罗卜岭铜钼矿化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成矿岩浆高氧化特征研究 [J].
黄文婷 ;
李晶 ;
梁华英 ;
王春龙 ;
林书平 ;
王秀璋 .
岩石学报, 2013, 29 (01) :283-293
[4]   闽西南地区早白垩世两类花岗质岩体地球化学异同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 [J].
赵希林 ;
刘凯 ;
毛建仁 ;
叶海敏 ;
于胜尧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3, 32 (01) :87-96
[5]   福建漳平洛阳铁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J].
张达 ;
吴淦国 ;
狄永军 ;
王长明 ;
姚继明 ;
张垚垚 ;
吕良冀 ;
袁远 ;
石建基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 37 (06) :1217-1231
[6]   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 [J].
舒良树 .
地质通报, 2012, 31 (07) :1035-1053
[7]   福建马坑矽卡岩型铁(钼)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J].
张承帅 ;
毛景文 ;
谢桂青 ;
赵财胜 ;
于淼 ;
王金祥 ;
刘武刚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 (S1) :224-236
[8]   福建龙岩大洋-莒舟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承帅 ;
苏慧敏 ;
于淼 ;
胡兆国 .
岩石学报, 2012, 28 (01) :225-242
[9]   福建锦城187Ma花岗岩的发现——对华南沿海早侏罗世构造演化的制约 [J].
刘潜 ;
于津海 ;
苏斌 ;
王勤 ;
唐红峰 ;
许海 ;
崔翔 .
岩石学报, 2011, 27 (12) :3575-3589
[10]   华南地区钦杭成矿带地质特征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J].
毛景文 ;
陈懋弘 ;
袁顺达 ;
郭春丽 .
地质学报, 2011, 85 (05) :636-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