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及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

被引:65
作者
文东茅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择校; 教育公平;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06.02.002
中图分类号
G522.3 [义务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对于择校有不同的政策安排,而对于什么样的择校政策能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却是众说纷纭。本文基于大规模实证调查,对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与非公办学校之间的择校、公办学校之间的择校以及参加课后辅导等择校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弱势群体在择校竞争中处境明显不利,而现行的就近入学政策和择校收费行为则进一步维持和强化了弱势群体的不利处境。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扩大弱势群体择校自由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3+189 +18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效率优先与均衡发展的博弈——2005中国择校问题透视 [J].
关华 ;
斯盛 .
校长阅刊, 2005, (Z2) :8-14
[2]   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评析 [J].
孙海峰 .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5, (01) :1-4
[3]   教育均衡化的国际比较与政策研究 [J].
叶玉华 .
教育研究, 2003, (11) :34-38
[4]   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 [J].
劳凯声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4) :75-86
[5]   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政策选择 [J].
文东茅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11) :28-30
[6]   就近入学的障碍对策 [J].
赵玉山 .
内蒙古教育, 1999, (06) :12-14+27
[7]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主编, 2004
[8]  
政治、市场和学校[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美)约翰·E.丘伯(JohnE.Chubb),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