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驾驶罪的法理辨析——兼论刑法法益保护的前期化

被引:11
作者
刘军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
关键词
危险驾驶罪; 抽象危险犯; 法益保护前期化;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2.05.011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高度危险源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度危险行为,为了更好地保护法益,刑事立法被要求前置,导致危险犯尤其是抽象危险犯的立法增多,一些预备行为和过失危险行为被犯罪化。危险驾驶罪属于过失危险犯,经由抽象危险犯的形式被犯罪化,这也是法益保护前期化的集中体现。以此看待危险驾驶行为,司法实践中则不能一律入罪,而是需要完善相应的行政支援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回顾与展望:社会危害性理论研究三十年 [J].
刘科 .
河北法学, 2008, (11) :15-19
[4]  
抽象危险犯的基础和边界[J]. 约克·艾斯勒,蔡桂生.刑法论丛. 2008(02)
[5]  
法益侵害还是规范违反[J]. 王安异.刑法论丛. 2007(01)
[6]   社会危害性理论: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06, (04) :3-17
[7]   刑法保护什么:法益还是规范适用? [J].
G·雅各布斯 ;
王世洲 .
比较法研究, 2004, (01) :96-107
[8]   刑事法律观念的转换 [J].
严励 .
政治与法律, 2000, (06) :12-15
[9]   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2000, (01) :3-18
[10]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学科学体系的设想 [J].
曾宪信 .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86, (01)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