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社会危害性理论研究三十年

被引:8
作者
刘科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犯罪定义;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8.11.012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刑法学界在社会危害性的概念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在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但是,从整体来看,社会危害性理论的研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学术界在革新研究方法、转换研究进路的基础上把社会危害性理论的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犯罪本质二元论新说 [J].
王联合 .
河南社会科学, 2008, (02) :86-89+172
[3]   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时不应考虑主观要素 [J].
黎宏 .
法商研究, 2006, (01) :99-107
[4]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辨析——重在从“罪刑法定”视角观之 [J].
李晓明 ;
陆岸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 (06) :39-48
[5]   犯罪本质思辨 [J].
孟伟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4, (03) :26-32
[6]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矛盾及其解决 [J].
赵秉志 ;
陈志军 .
法学研究, 2003, (06) :106-120
[7]   论社会危害性的地位 [J].
王政勋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 (02) :31-38
[8]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关系新论 [J].
齐文远 ;
周详 .
中国法学, 2003, (01) :121-128
[9]   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2000, (01)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