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沉积物重矿物分析与盆山格局演化
被引:45
作者:
方世虎
[1
]
郭召杰
[2
]
贾承造
[1
]
张志诚
[2
]
王绪龙
[3
]
王美娜
[2
]
机构:
[1] 不详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重矿物;
天山造山带;
盆山格局;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中-新生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南缘野外剖面、部分钻井岩心和天山内部野外剖面的碎屑重矿物及其组合特征,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物源体系和盆山格局的演化。准噶尔盆地南缘至少存在3个物源体系,各物源体系的重矿物组合、含量及其反映的物源属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南部天山物源还存在东、西两部的差异。不同重矿物组合出现和不稳定重矿物的增加显示中-新生代存在3个构造活动相对活跃期,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和晚新生代。早-中侏罗世天山内部发育多个分隔的小型盆地,盆地南部边界至少位于后峡附近,不存在地理分隔明显的天山;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是天山隆升、盆山格局发生转变的时期,博格达山逐渐构成盆地南缘的又一重要物源;白垩纪—古近纪盆山格局变化不大,新近纪以来的强烈挤压构造背景使得天山山脉快速隆升,盆山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代构造相对活跃期和盆山格局演变与欧亚板块南缘发生的构造事件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48 / 662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