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成熟探区探井失利地质原因分析

被引:6
作者
高磊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油气勘探; 失利地质原因; 储层类型; 风险规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胜利油田经过近40多年的勘探,按照国内外勘探程度划分的标准,其主力探区济阳坳陷目前已处于成熟勘探程度,全面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尽管济阳坳陷探井成功率保持较高的水平,但仍有50%左右的探井落空或低效。根据"失利"探井定义,从生、储、盖、圈、运、保等6种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出发,参考济阳坳陷石油地质特点和近几年的勘探经验,主要从圈闭是否有效、储层是否存在、输导体系是否发育、油气充满程度等4个方面进行失利探井地质原因分析,建立起成熟探区探井失利地质原因分析方法。总结了济阳坳陷"十五"以来主要增储目标,即:砂砾岩体、浊积砂体、滩坝砂体、河道砂体等储层类型的失利地质原因。在明确上述目标类型最主要勘探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勘探攻关重点及风险规避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地层超覆油气藏勘探失利原因及解决方法——以太平油田和陈家庄油田为例 [J].
毕彩芹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2) :43-45+114
[2]   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储层地震反射假象分析 [J].
郝志伟 ;
王楠 ;
孙明涛 ;
师涛 ;
武奉霞 ;
巴素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56-59+107
[3]   济阳坳陷预探井失利地质原因分析 [J].
郭元岭 ;
蒋有录 ;
赵乐强 ;
李传华 .
石油学报, 2005, (06) :52-56
[4]   隐蔽油气藏勘探回顾与展望 [J].
李祥权 ;
崔丽静 ;
陈少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1) :30-32+83
[5]   沾化凹陷上第三系油气成藏机理及勘探实践 [J].
王永诗 ;
张善文 ;
曾溅辉 ;
石砥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6) :32-34+3
[6]   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J].
李丕龙 ;
翟庆龙 ;
荣启宏 ;
蒋有录 ;
谭丽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64-66+113
[7]   断陷盆地油气聚集模式及其动力学特征 [J].
李丕龙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26-28+124
[8]  
油气勘探工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丁贵明等编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