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城市3种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7
作者
林丽平 [1 ]
田大伦 [1 ,2 ]
闫文德 [1 ,2 ]
刘茜 [3 ]
郭颖 [4 ]
朱军 [1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3] 贵州省林业厅
[4]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关键词
喀斯特; 贵阳市; 人工林; 物种多样性;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1.05.033
中图分类号
S731.2 [城市绿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典型样方法,研究了喀斯特贵阳市3种林分(杨树林、刺槐+梓树林、灌木林)的物种多样性,分别计算各林分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结果表明:(1)杨树林林分中出现植物19种,隶属于14科18属。刺槐+梓树林林分中出现植物12种,隶属于10科11属。灌木林林分中出现植物26种,隶属于17科25属。(2)3种林分中,杨树林和刺槐+梓树林乔木层结构简单,均存在明显的优势种,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均匀度高,表明优势种不突出,分布均匀。灌木林植物种类及个体丰富,多样性较高,草本层种类稀少,均匀度高,但灌木林总体均匀度低。各林分的物种多样性总体呈现逐渐升高,优势度趋于下降,而林分的均匀度基本上保持比较高而稳定的状态。(3)在林分生长过程中,乔木层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在灌木林阶段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乔木树种的发展而下降;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在不同阶段呈先上升后下降,其中群落复杂程度是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地区城市森林植被演替的物种选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1]   芦芽山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 [J].
张丽霞 ;
张峰 ;
上官铁梁 .
生物多样性, 2000, (04) :361-369
[22]   物种多样性研究的进展 [J].
汪永华 ;
陈北光 ;
苏志尧 .
生态科学, 2000, (03) :50-54
[23]  
Global change and climate-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J]. ZHOU Guangsheng & WANG Yuhui Laboratory of Quantitative Vegetation Ecology,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 I.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0(07)
[24]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Ⅱ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 [J].
马克平,黄建辉,于顺利,陈灵芝 .
生态学报, 1995, (03) :268-277
[25]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下) [J].
马克平,刘玉明 .
生物多样性, 1994, (04) :231-239
[26]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上) [J].
马克平 .
生物多样性, 1994, (03) :162-168
[27]   试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J].
马克平 .
生物多样性, 1993, (01) :20-22
[28]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生物量研究 [J].
杨汉奎 ;
程仕泽 .
生态学报, 1991, (04) :30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