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县域尺度的青藏高原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被引:10
作者
邹新华 [1 ]
刘峰贵 [1 ,2 ]
张镱锂 [2 ]
陈琼 [1 ]
张海峰 [1 ]
赵志龙 [1 ]
机构
[1]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洪涝灾害; 风险;
D O I
10.13577/j.jnd.2013.0524
中图分类号
P333.2 [暴雨洪涝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近47年来,青藏高原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并在区域内部呈现出较大的区域空间差异,洪涝灾害在部分区域风险日益增大。以青藏高原范围内213个县域单位为对象,选取1951-2010年洪涝灾害数据和2010年的脆弱性断面数据,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历史危险性、潜在危险性)、脆弱性(物理暴露、应灾能力)两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利用GIS技术对青藏高原洪涝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的昆仑山东段、祁连山地区、甘南高原、川西高原东部、西藏中部山地地区和北部的喀喇昆仑山西段洪涝灾害的风险最高,柴达木盆地边缘山地、西藏西部和唐古拉山地区洪涝灾害风险次之,洪涝灾害的重点防范区域为河湟谷地、西藏一江两河、甘南高原和川西北高原山地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新疆气象局发布2011年新疆气候公报及影响评价 [J].
潘继鹏 .
沙漠与绿洲气象 , 2012, (01) :9-9
[2]   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灾害特点及分布规律研究 [J].
高懋芳 ;
邱建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8) :101-106
[3]   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 [J].
石勇 ;
许世远 ;
石纯 ;
孙阿丽 ;
赵庆良 .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20 (02) :131-137
[4]   青藏铁路沿线自然灾害地理组合特征分析 [J].
刘峰贵 ;
张海峰 ;
陈琼 ;
张镱锂 ;
周强 ;
李春花 ;
曹生奎 .
地理科学, 2010, 30 (03) :384-390
[5]   青藏高原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差异性研究 [J].
李林 ;
陈晓光 ;
王振宇 ;
徐维新 ;
唐红玉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 (03) :181-186
[6]   洪灾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进展 [J].
黄大鹏 ;
刘闯 ;
彭顺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4) :11-22
[7]   中国自然灾害灾后响应能力评价与地域差异 [J].
王静爱 ;
施之海 ;
刘珍 ;
吕红峰 ;
周洪建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6) :23-27
[8]   基于GIS技术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以辽河中下游地区为例 [J].
张会 ;
张继权 ;
韩俊山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6) :141-146
[9]   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6) :1-7
[10]   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3)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