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降雨条件下作物植株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马波 [1 ,2 ]
马璠 [2 ,3 ]
李占斌 [1 ]
吴发启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
关键词
作物; 降雨; 模拟; 穿透雨; 茎秆流; 冠层截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系统测定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谷子(Setaria italica)和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不同生长阶段的穿透雨、茎秆流和冠层截留,研究采用室内模拟降雨法测定了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叶面积指数作物冠下穿透雨和茎秆流,采用喷雾法测定了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冠层截留。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探讨了3者与作物叶面积指数和降雨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0和80 mm/h降雨强度下降雨30 min,玉米、大豆、谷子和冬小麦冠下穿透雨率分别平均为65.15%、85.52%、80.05%和72.18%;在40和80 mm/h降雨强度下降雨10~20 min,4种茎秆流率分别平均为34.59%、13.58%、19.42%和26.34%;在0.3 mm/min喷雾强度下,作物冠层截留量相对较小,冠层截留率分别为0.26%、0.90%、0.53%和1.48%。随作物生长,穿透雨量逐渐降低,茎秆流量和冠层截留量逐渐增加。降雨强度与穿透雨量和茎秆流量呈正相关关系,但是2者占总降雨量的比例与降雨强度关系不显著(p>0.05)。随着作物生长,穿透雨冠下空间分布由均匀逐渐趋向于不均匀,具有趋于向行中汇集的趋势。该研究揭示了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作物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特征,可为农田水分有效利用和坡耕地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作物植被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D].马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10
  • [2] Winter wheat canopy interception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under sprinkler irrigation.[J].Yaohu Kang;Qing-Gai Wang;Hai-Jun Liu.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04, 3
  • [3] Modelling rainfall interception by vegetation of variable density using an adapted analytical model. Part 2. Model validation for a tropical upland mixed cropping system.[J].A.I.J.M van Dijk;L.A Bruijnzeel.Journal of Hydrology.2001, 3
  • [4] Sprinkler water distributions as affected by winter wheat canopy
    Li, JS
    Rao, MJ
    [J]. IRRIGATION SCIENCE, 2000, 20 (01) : 29 - 35
  • [5] 模拟降雨条件下玉米植株对降雨再分配的作用
    郑子成
    李廷轩
    张锡洲
    何淑勤
    林超文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12, (04) : 72 - 76
  • [6] 冬小麦冠层降雨截留过程及其模拟研究
    刘战东
    高阳
    巩文军
    段爱旺
    [J].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4) : 53 - 58
  • [7] 秦岭天然次生油松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延滞效应
    陈书军
    陈存根
    邹伯才
    张硕新
    王得祥
    侯琳
    [J]. 生态学报, 2012, 32 (04) : 138 - 146
  • [8] 玉米植株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
    林代杰
    郑子成
    张锡洲
    李廷轩
    王永东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12) : 2608 - 2615
  • [9] 叶面积和降雨强度对玉米茎秆流量的影响
    马璠
    吴发启
    马波
    周米京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0) : 25 - 28
  • [10] 喷灌条件下夏玉米冠层对水量截留试验研究
    郝芝建
    范兴科
    吴普特
    叶成恒
    [J].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01) : 25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