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新技术采纳的“间歇性中辍”现象研究:来自东西方社会的经验证据

被引:50
作者
张明新 [1 ]
叶银娇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2] 美国罗德岛大学传播学系
关键词
传播新技术; 创新扩散; 采纳; 中辍; 间歇性中辍; 用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传统的创新扩散研究忽视对用户采纳后行为的考察。基于经典创新扩散论采纳决策的动态观,本文将采纳过程中的"中辍"(discontinue)概念拓展到"间歇性中辍"(intermittently discontinue),并构建了动态化创新采纳分类体系。通过分析2012-2013年在中美两国实施的全国性调查数据,我们发现:(1)在当今多种传播新技术的扩散中,间歇性中辍是一种普遍现象;(2)与其他类型的采纳者相比,间歇性中辍者拥有多方面的不同特征,但与前采纳者最为接近;(3)用户对社交网站(脸谱)和微博这两种传播新技术的采纳行为差异,产生了具有显著意义的社会政治后果。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学界对扩散研究中采纳过程和采纳者(用户)的理解,亦为未来互联网创新产品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启发。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98+127 +127-128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微博、政治及其功能限度 [J].
陈金英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2, 19 (03) :70-73+112
[2]   媒介动员、钉子户与抗争政治 宜黄事件再分析 [J].
吕德文 .
社会, 2012, 32 (03) :129-170
[3]   从Twitter到微博 [J].
胡泳 .
新闻战线, 2011, (09) :17-20
[4]   创新的采纳和使用: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 [J].
金兼斌 ;
廖望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2) :88-96
[5]   速度与深度:Twitter对美国报业内容生产流程的重构 [J].
邓建国 .
新闻记者, 2011, (03) :48-53
[6]  
SNS用户持续行为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J]. 殷国鹏,杨波.信息系统学报. 2010(01)
[7]   互联网在中国的扩散现状与前景:2000年京、穗、港比较研究 [J].
祝建华 ;
何舟 .
新闻大学, 2002, (02) :23-32
[8]  
我国城市家庭的上网意向研究[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金兼斌著, 2002
[9]  
技术传播[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金兼斌著, 2000
[10]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 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J] . MIS Quarterly . 20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