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大鼠模型精神症状组群的改变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被引:13
作者
李冬梅
唐启盛
李小黎
王戈
冯光达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后抑郁; 血管性痴呆; 精神症状组群; 颐脑解郁方;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从脑卒中后大鼠精神症状组群的改变探讨脑卒中后精神症状的演变趋势及益肾调气方药——颐脑解郁方对其早期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经Open-Field行为学评分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多发脑梗(MCI)组、中药组、西药组、卒中后抑郁(PSD)组及血管性痴呆(VD)组。正常组常规饲养。假手术组经颈外动脉推注0.3 mL生理盐水,并灌胃蒸馏水。其余各组均采用同种系微栓子体外注入法,由颈外动脉推注同等剂量的同种异体血栓栓子;中药组及西药组在模型制备后,予颐脑解郁方、尼莫地平干预给药4周;PSD组术后7 d予21 d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CUMS)加孤养复制PSD模型;VD组术后28 d经水迷宫筛选后进入实验。模型复制成功后,于第4周进行表征观察包括动态观察大鼠毛发、眼部变化,平均进食量及大鼠体重;同时进行行为学测试:蔗糖水消耗实验、Open-Field行为测定、穿梭箱主动回避反应实验。结果表征观察发现3个模型组大鼠平均进食量下降,尤以PSD组及VD组下降显著,与体重变化趋势相一致。行为学测定发现3个模型组大鼠存在兴趣及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蔗糖水消耗量、Open-Field实验提示PSD组以兴趣下降为主;穿梭箱主动回避反应实验结果提示VD组记忆及学习能力下降更为明显。而中药能减缓表征、学习和兴趣能力的下降趋势。结论脑血管病后大鼠存在精神症状组群的改变,并有向PSD及VD演变趋势。颐脑解郁方能减慢此过程的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91 / 3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颐脑解郁方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赵晶 ;
唐启盛 ;
裴清华 ;
包祖晓 ;
曲淼 ;
朱晨军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01) :61-63
[2]   BALB/c和ICR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等行为学研究 [J].
高翠英 ;
崔秀玉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7, (05) :372-375
[3]   脑出血后抑郁状态动物模型的建立 [J].
唐启盛 ;
罗斌 ;
司银楚 ;
侯秀娟 ;
徐向青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01) :16-19
[4]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水平的Morris水迷宫测定 [J].
侯秀娟 ;
唐启盛 ;
司银楚 ;
胡京红 ;
洪庆涛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12) :134-136
[5]   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制作 [J].
赵宪林 ;
方秀斌 ;
李东培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3) :8-9+18
[6]  
多发性脑梗塞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J]. 陈俊抛,田时雨,于薇薇,陈志华.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94(05)
[7]  
现代药理实验方法[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张均田 主编, 1998
[8]  
Chronic Mild Stress and Sucrose Consumption: Validity as a Model of Depression[J] . NAIDA F FORBES,CAROLINE A STEWART,KEITH MATTHEWS,IAN C REID.Physiology & Behavior . 199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