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篱对红壤坡耕地的水土保持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15
作者
邬岳阳
严力蛟
樊吉
蔡喨喨
卢立峰
戴刚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植物篱; 水土保持效应; 土壤抗蚀性; 红壤; 坡耕地; REE示踪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浙江诸暨红壤丘陵山区的野外径流小区条件下,设计5种不同植物篱种植模式,结合自然降雨、人工模拟暴雨试验、稀土元素(REE)示踪、土壤抗蚀性评价等方法,研究植物篱的减流减沙效应和控制机理。结果显示,与裸坡相比,自然降雨下麦冬双行植物篱处理地表径流量降低39.4%,土壤流失量降低65.8%,效果最佳。降雨前土壤含水量能显著影响径流和土壤流失的发生特征。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可作为衡量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效应的最佳指标。根据17个抗蚀性指标建立植物篱条件下红壤抗蚀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土壤综合抗蚀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麦冬双行、黄花菜+麦冬双行、黄花菜双行、麦冬单行、黄花菜单行和裸坡。不同坡位植物篱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存在差异,侵蚀泥沙主要来源集中在中下坡位。
引用
收藏
页码:609 / 6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土壤农化分析手册.[M].劳家柽主编;.农业出版社.1988,
[2]   不同草篱种植模式对土壤侵蚀的控制效应 [J].
张沛 ;
严力蛟 ;
樊吉 ;
姜芃 ;
邬岳阳 ;
蔡喨喨 ;
徐奂 ;
王锡金 ;
伍少福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1, 27 (03) :29-34
[3]   北京地区等高草篱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效果 [J].
喻定芳 ;
戴全厚 ;
王庆海 ;
肖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2) :89-96
[4]   不同植物篱模式下土壤物理变化及其减流减沙效应研究 [J].
彭熙 ;
李安定 ;
李苇洁 ;
卢兰 .
土壤, 2009, 41 (01) :107-111
[5]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分析 [J].
田卫堂 ;
胡维银 ;
李军 ;
高照良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4) :204-209
[6]   前期土壤含水量对坡面产流产沙特性影响的模拟试验 [J].
王辉 ;
王全九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5) :65-68
[7]   植物篱对紫色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林超文 ;
涂仕华 ;
黄晶晶 ;
陈一兵 .
生态学报, 2007, (06) :2191-2198
[8]   三峡库区等高植物篱的控蚀效益及其机制 [J].
卜崇峰 ;
蔡强国 ;
袁再健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4) :14-18
[9]   植物篱技术发展回顾和贵州省的研究进展 [J].
尹迪信 ;
唐华彬 ;
罗红军 ;
陆裕珍 ;
张德平 ;
李崇建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1) :15-17+23
[10]   植物篱种植模式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 [J].
孙辉 ;
唐亚 ;
谢嘉穗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2) :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