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不同草篱种植模式对土壤侵蚀的控制效应
被引:10
作者:
张沛
[1
]
严力蛟
[1
]
樊吉
[2
]
姜芃
[2
]
邬岳阳
[2
]
蔡喨喨
[2
]
徐奂
[2
]
王锡金
[2
]
伍少福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与工程研究所
[2] 绍兴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来源:
关键词:
等高草篱;
土壤侵蚀;
地表径流;
稀土元素示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选取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5种等高草篱种植模式,结合径流小区法和稀土元素示踪技术,开展不同草篱控制坡地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的效应研究,分析等高草篱对坡面侵蚀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径流小区土壤流失量显著受降雨量影响,不同草篱种植模式下,各径流小区的平均土壤流失量和地表径流量较对照组(裸坡)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麦冬双行草篱处理平均土壤流失量和地表径流量最小,分别为4 047 g和1 554 L,对照组(裸坡)最大,分别为19 793 g和2 403 L;麦冬双行草篱在控制坡面土壤流失和径流方面效果最佳;通过平均土壤流失量和平均径流量的二次线性拟合模型发现,随着地表径流量的变化,不同处理下土壤流失量的边际值存在差异;坡面中、下部是侵蚀泥沙的主要溯源地,产生了接近总流失量85%的泥沙;草篱改变了降雨过程中坡面内部土壤因沉积作用导致的再分布,但对整个坡面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规律无明显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