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源及其成藏特征研究

被引:11
作者
王圣柱
金强
田义民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油辽河石油勘探局
关键词
油源对比; 油气运移; 生物标志物; 成藏模式; 胜坨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油砂及烃源岩样品的色谱、色质等多种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胜坨地区存在3种类型的原油:第Ⅰ类原油来源于胜坨地区南侧、民丰洼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第Ⅱ类原油来源于胜坨地区北侧和利津洼陷沙三下亚段烃源岩;第Ⅲ类原油为沙四上、沙三下亚段烃源岩混合来源,其主要分布在断裂发育区,说明断裂对混源的作用较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类型原油运移、成藏特征研究,建立了该区的复式油气成藏模式。其结果为该区下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104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东营凹陷两套优质烃源岩层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朱光有 ;
金强 .
沉积学报, 2003, (03) :506-512
[2]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三—沙四段扇体特征与岩性油气藏 [J].
李春华 ;
祝传林 ;
王风华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14-16+21
[3]   东营凹陷油源特征分析 [J].
张林晔 ;
蒋有录 ;
刘华 ;
谭丽娟 ;
张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61-64
[4]   东营凹陷沙三、沙四段石油运移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J].
查明 .
现代地质, 1997, (04) :133-138
[5]  
胜坨地区勘探研究与实践.[M].庞瑞峰等著;.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6]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组合.[M].李丕龙等著;.地质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