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5
作者
吴新贵 [1 ]
许永成 [2 ]
苏兰花 [2 ]
黄春霞 [2 ]
苏承华 [2 ]
机构
[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2]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
关键词
血流速度; 脑动脉; 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得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脑血管动力学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997-06/2000-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2例,以同期3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血管动力学检测仪检测,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时脑血管动力学参数差异。结果:67例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经颅多普勒超声结果: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高16例(轻度增高2例,中度增高9例,高度增高5 例),低流速者7例,正常流速者9例。②脑血管动力学检测结果:32例患者病侧异常28例(82%),对侧异常18例(56%)。③两组相关性:与平均血流速度正常组相比,平均血流速度增高和减低组最小血流速度和最小大脑半球供血量低(P<0.05或0.01);平均血流速度高度增高组和减低组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平均大脑半球供血量和动态阻力等参数也低(P<0.01)。与平均血流速度中度增高组相比:平均血流速度高度增高组和减低组颈动脉平均和最小血流速度,平均和最小大脑半球供血量均低,动态阻力高(P<0.05或0.01)。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两指标平均血流速度减低组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0.01)。其他各项参数 (脑血管阻力、顺应性、零压顺应性、临界压力)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动力学参数中反映两半球供血状况的参数(平均和最小血流速度,平均和最小大脑半球供血量)及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的参数(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得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余参数无相关性。提示两种检测方法各有侧重点,两者联合应用可较全面反映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颅多谱勒超声研究 [J].
吴新贵 ;
许永成 ;
黄春霞 ;
苏兰花 ;
苏承华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4, (05) :638-640
[2]   闭塞性脑血管病经颅多谱勒超声和脑血管造影的比较 [J].
黄一宁 ;
高山 ;
王莉鹃 ;
汪波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7, (02) :35-38
[3]   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部脑血流动态观察 [J].
徐仲邦 ;
潘涛 ;
徐亮 ;
周晨晖 ;
孙伏喜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5, (02)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