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耗碳排量宏观驱动因素的Hi·PLS模型分析

被引:5
作者
贾俊松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碳排放; Hi-PLS; 宏观驱动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弄清楚碳排量的重要宏观驱动因素可以为我们设计与碳减排相关的政策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本文采用递阶偏最小二乘方法(Hi-PLS)进行了宏观驱动因素的研究,并将其与传统PLS模型进行了比较。实证过程采集了1952-2006年我国大陆区的社会、经济、人口及自然环境等方面共36个指标的数据进行。结果表明:与传统PLS模型相比,Hi-PLS用于该主题的研究更加有效,解释起来也更加方便具体;我国碳排放重要的宏观驱动因素来自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等活动强度均较大的领域(如,邮电运输活动与教育文化活动等)及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重要的宏观驱动因素则来自于几乎无法反映人类活动强度的领域,如自然环境要素和艺术表演团体的个数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中国第三产业碳排放量与入境旅游人均消费的相关关系探析 [J].
董红梅 ;
赵景波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 (04) :185-189
[2]   生态税与低碳经济发展 [J].
鲍文 .
特区经济, 2010, (02) :125-126
[3]   CDM国际合作中的技术交流障碍与对策研究 [J].
郑思海 ;
王宪明 .
特区经济, 2010, (02) :234-236
[4]   碳货币——低碳经济时代的全新国际货币附视频 [J].
蔡博峰 ;
刘兰翠 .
中外能源, 2010, (02) :10-14
[5]   上海市能源利用碳排放足迹研究 [J].
郭运功 ;
汪冬冬 ;
林逢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2) :103-108
[6]   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型与实证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于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2) :98-102
[7]   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途径分析 [J].
申宝宏 ;
赵路正 .
中国能源, 2010, 32 (01) :10-13
[8]   基于产权理论的低碳经济政策研究 [J].
张国丰 ;
刘全文 .
中国煤炭, 2010, 36 (01) :6-8+12
[9]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10]   科技进步、碳排放的演变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之策 [J].
陈劭锋 ;
李志红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09, 26 (06) :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