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学理论建构

被引:6
作者
周全德
机构
[1]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社会学理论建构; 显著特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在凝聚多学科智慧的新型城镇化理论建构中,社会学界贡献颇大且其研究成果颇多。通过积极参与有关城镇化问题的争论,社会学者得以增强自身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意识,在城镇化理论建设上不断发出"社会学声音"。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社会学理论的成长过程。在从以小城镇为主导到以城市群为主线的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广大社会学者辛勤探索、精心求解,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城镇化研究中,我国社会学者注重社会实际调查,强调社会建设效应,在彰显社会学经世致用功能中创新和发展新型城镇化理论,向世人展示了社会学的显著特色及独特风采。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1+308 +30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小城镇 大问题》与当前的城镇化发展 [J].
沈关宝 .
社会学研究, 2014, 29 (01) :1-9+241
[2]   发展中小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J].
王方 .
城乡建设, 2014, (01) :9-10
[3]   城乡一体化与同城化齐举并进 [J].
郑杭生 .
红旗文稿, 2013, (20) :21-23
[4]   社会建设之我见:趋势、挑战与契机 [J].
周雪光 .
社会, 2013, 33 (03) :11-17
[5]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创新 [J].
张鸿雁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3) :1-14+241
[7]   对我国城市化阶段特征的重新认识 [J].
申兵 .
宏观经济管理, 2012, (06) :25-26
[8]   城镇化的“中国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J].
项继权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0 (01) :1-8
[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镇化思想及启示 [J].
何磊 ;
曹钢 ;
杨晓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3 (01) :28-31+42
[10]   城市化与受伤的城市文化 [J].
倪邦文 .
读书, 2009, (05) :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