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热处理对牦牛肉风味组成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65
作者
罗章 [1 ,2 ]
马美湖 [1 ]
孙术国 [1 ]
靳国锋 [1 ]
于美娟 [1 ]
郭良 [1 ]
黄群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2] 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
关键词
种萨牦牛; 风味; 微波加热; 质构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1.52 [];
学科分类号
083203 ;
摘要
取西藏种萨牦牛肉,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微波加热、高压炖煮和常温水煮)对牛肉风味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热处理得到的牦牛肉产品风味化合物主要包括脂肪烃、脂环烃、脂肪醛、脂肪酮、芳香烃、含硫化合物和脂肪醇6大类,其中醛类化合物(己醛、壬醛和辛醛等)为熟牦牛肉的特征风味。微波加热形成的风味种类最高,达137种,高压炖煮次之(133种),常温水煮最差(128种),微波加热形成的醛类化合物达10种,高压炖煮形成的醛类化合物为5种,而常温水煮形成醛类化合物为4种。对微波加热、高压炖煮和常温水煮3种加热方式形成的牛肉进行质地剖面分析,表明微波加热形成的牛肉硬度低、弹性高等最佳质感效果。综合风味指标、质构指标和感官评价指标,确认微波加热牦牛肉品质最优。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宰后成熟过程对牦牛肉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J].
李永鹏 ;
余群力 .
食品科学, 2011, 32 (05) :1-5
[2]   西藏种萨牦牛与犏牛挥发性风味组分比较研究 [J].
罗章 ;
马美湖 ;
孙术国 ;
金永国 ;
方军 ;
黄群 ;
李彦坡 ;
马长中 ;
施树 ;
贡桑玉珍 .
食品科学 , 2010, (24) :325-328
[3]   蒸煮与微波加热对牛肉肌内脂肪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J].
陈银基 ;
周光宏 ;
鞠兴荣 .
食品科学 , 2008, (02) :130-136
[4]   牛猪肉的持水性及其测定 [J].
杨宝进 ;
郝修振 .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01) :19-21
[5]   Effect of weight at slaughter on the volatile compounds of cooked beef from Spanish cattle breeds [J].
Insausti, K ;
Goñi, V ;
Petri, E ;
Gorraiz, C ;
Beriain, MJ .
MEAT SCIENCE, 2005, 70 (01) :83-90
[6]  
Meat quality,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flavour analysis in Belgian retail beef[J] . K Raes,A Balcaen,P Dirinck,A De Winne,E Claeys,D Demeyer,S De Smet.Meat Science . 2003 (4)
[7]  
Flavour formation in meat and meat products: a review[J] . Donald S. Mottram.Food Chemistry . 1998 (4)
[8]  
Flavornet:Gas chromatography-olfatography(GCO)of Natural Products. Acree T,Arn H. http://www.ny-saes.cornell.edu/flavornet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