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桩油田桩74断块特低渗砂岩油藏微构造模式及其开发特征

被引:5
作者
侯建国
高建
张志龙
梅成义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五号桩油田; 特低渗透储层; 砂岩油藏; 微构造; 成因模式; 剩余油分布; 开发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3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特低渗透储层微构造对油田的实际开发生产具有指导作用。以地质综合研究为基础,对五号桩油田桩74块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微构造模式及开发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桩74断块的微构造主要受构造作用控制,断层上下盘的错动作用扮演主要角色并造成微构造发育的多样性。正向微构造主要是由下降盘对上升盘产生的拖曳和断层面的遮挡共同作用造成的,斜面微构造受断层的影响较小,主要发育在远离主要断层部位;负向微构造主要形成于下降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种微构造顶底组合模式。通过对处于不同微构造模式的生产井进行分析,阐明了不同微构造顶底组合的开发特征。对低渗透条件下微构造中的油气运移和富集机理的分析认为,双凸型、双鼻状凸起型和双斜面型3种顶底组合模式有利于剩余油的富集,可以考虑上增产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微幅度构造识别方法及利用浮力开发油田 [J].
王庆 ;
贾东 ;
马品刚 ;
曹阳 ;
丁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65-67
[2]   油层微型构造影响油井生产机理研究 [J].
李兴国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 (02) :3-5
[3]   油层微型构造新探 [J].
李兴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3) :80-86+101
[4]   对油层微型构造的补充说明 [J].
李兴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 (01) :82-90
[5]   油层微型构造对油井生产的控制作用——以胜坨、孤岛油田为例 [J].
李兴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7, (02) :53-59
[6]  
陆相储层沉积微相与微型构造[M].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兴国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