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应对视阙下农民工就业路径研究

被引:4
作者
陈浩
曹亚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农民工; 就业;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09.04.038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农产品价格弹性较高、政府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及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等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度较小,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及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但是,金融危机的发生凸现出我国农民工在转移就业市场中竞争力低下,对外部因素的抵抗能力极为脆弱。因此,在金融危机这一特定背景下,必须以新农村建设、国家相关工程建设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为基础,重新构建有效的农民工就业模式,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看紧地方政府“钱袋子”提高征地农民补偿标准.[N].陈文雅;.经济观察报.2006,
[2]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   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J].
李炳坤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10) :4-11+110
[4]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供需变动及分析 [J].
高颖 .
人口研究, 2008, (05) :83-90
[5]   进入21世纪的农民工回乡创业 [J].
崔传义 .
经济研究参考, 2008, (31) :40-43
[6]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 [J].
杨长富 .
当代经济, 2008, (05) :29-30
[7]   作为非正式部门的乡镇企业与就业的关系研究 [J].
万广华 ;
孟全省 ;
孔荣 .
中国人口科学, 2006, (02) :65-71+96
[8]   农村劳动力转移“状态”的实例分析 [J].
宁建华 .
人口与经济, 2006, (01) :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