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水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74
作者
杨平 [1 ,2 ]
仝川 [1 ,3 ,4 ]
机构
[1]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4] 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
关键词
淡水水生生态系统; 温室气体; 排放途径; 观测方法;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X143 [环境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1501 ;
摘要
淡水水生生态系统是全球陆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淡水水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日益增多。基于国内外目前对湖泊、河流、水库及浅水池塘等淡水生态系统开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淡水水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3个主要途径及相应观测方法。气泡排放的观测方法有倒置漏斗法、开放式动态箱法和超声探测技术;植物传输的观测方法有密闭箱法和植株切割法;扩散途径的观测方法有静态浮箱法、模型估算法/梯度法、微气象学法、TDLAS吸收光谱法等。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水动力因素和人类活动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淡水水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6868 / 688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3 条
[1]   漂浮通量箱法和扩散模型法测定内陆水体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初步比较研究 [J].
高洁 ;
郑循华 ;
王睿 ;
廖婷婷 ;
邹建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4, 19 (03) :290-302
[2]  
南京河流夏季水-气界面N2O排放通量[J]. 韩洋,郑有飞,吴荣军,尹继福,孙霞.环境科学. 2014(01)
[3]  
Spatial and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CO2 flux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J]. Le Yang,Fei Lu,Xiaoke Wang,Xiaonan Duan,Lei Tong,Zhiyun Ouyang,Hepeng Li.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3(11)
[4]   南京典型水体春季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 [J].
韩洋 ;
郑有飞 ;
吴荣军 ;
尹继福 ;
徐静馨 ;
徐盼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3, (08) :1360-1371
[5]   闽江口鱼虾混养塘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及主要影响因子 [J].
杨平 ;
仝川 ;
何清华 ;
黄佳芳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5) :1493-1503
[6]   夏季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综合增温潜势 [J].
林海 ;
周刚 ;
李旭光 ;
周军 ;
张彤晴 ;
王桂民 .
水产学报, 2013, 37 (03) :417-424
[7]   太湖流域源头溪流氧化亚氮(NO)释放特征 [J].
袁淑方 ;
王为东 .
生态学报, 2012, 32 (20) :6279-6288
[8]   三峡水库不同运行状态下支流澎溪河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特征初探 [J].
蒋滔 ;
郭劲松 ;
李哲 ;
方芳 ;
白镭 ;
刘静 .
环境科学, 2012, 33 (05) :1463-1470
[9]   香溪河库湾夏季温室气体通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王亮 ;
肖尚斌 ;
刘德富 ;
陈文重 ;
王雨春 ;
陈小燕 ;
段玉杰 .
环境科学, 2012, 33 (05) :1471-1475
[10]   内陆渔业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特征及碳汇机制 [J].
杨健 ;
苏彦平 ;
刘洪波 ;
戈贤平 .
水产学报, 2012, 36 (05) :7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