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基于响应面法的悬架结构改进及优化设计
被引:20
作者
:
王延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研究所
王延克
丁渭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研究所
丁渭平
杜飞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研究所
杜飞龙
何森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研究所
何森东
机构
:
[1]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研究所
来源
:
机械科学与技术
|
2009年
/ 28卷
/ 01期
关键词
:
悬架;
结构改进;
响应面法;
优化设计;
D O I
:
10.13433/j.cnki.1003-8728.2009.01.020
中图分类号
:
U463.331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为改善整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将某军用特种重型汽车的前悬架系统由非独立悬架改换为独立悬架,并更改了悬架弹簧的结构形式。从悬架系统与整车匹配分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出发,揭示出整车平顺性、操纵稳定性与悬架弹簧刚度及定位点坐标之间的直接定量关系,并进一步建立其二阶响应面近似模型。在此基础上,权衡整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建立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模型并加以求解。最后,在ADAMS/Car平台上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结构改进及优化设计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汽车转向车轮定位参数优化设计
何森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何森东
丁渭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丁渭平
王昊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王昊涵
杨明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杨明亮
李洪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环科机动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李洪亮
[J].
汽车技术,
2007,
(08)
: 42
-
44+49
[2]
悬架弹性元件最佳刚度分布的工程设计方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渭平
[J].
汽车工程,
2005,
(05)
: 80
-
83
[3]
汽车脉冲输入平顺性评价指标限值的研究
高树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总后汽车试验场
高树新
宫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总后汽车试验场
宫镇
[J].
汽车技术,
1996,
(09)
: 3+5+4+9
-
3+5+4+9
[4]
汽车理论.[M].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
汽车设计.[M].张洪欣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
1
→
共 5 条
[1]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汽车转向车轮定位参数优化设计
何森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何森东
丁渭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丁渭平
王昊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王昊涵
杨明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杨明亮
李洪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环科机动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李洪亮
[J].
汽车技术,
2007,
(08)
: 42
-
44+49
[2]
悬架弹性元件最佳刚度分布的工程设计方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渭平
[J].
汽车工程,
2005,
(05)
: 80
-
83
[3]
汽车脉冲输入平顺性评价指标限值的研究
高树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总后汽车试验场
高树新
宫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总后汽车试验场
宫镇
[J].
汽车技术,
1996,
(09)
: 3+5+4+9
-
3+5+4+9
[4]
汽车理论.[M].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
汽车设计.[M].张洪欣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