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时间弯曲空间距离度量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被引:46
作者
林德清 [1 ]
顾伟 [1 ]
王元凯 [1 ]
袁晓冬 [2 ]
李群 [2 ]
王锐 [3 ]
机构
[1]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3] 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空间距离度量; 模式识别; 综合评估; 分级评估; 动态时间弯曲算法; 匹配系数;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3.02.045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将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得出的量化结果,是衡量电能质量优劣的依据之一,有利于实现电能按质定价的市场机制。采用集成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电能质量各项指标的综合权重值;同时,将空间距离度量的思想应用于电能质量综合评估,将电能质量指标问题转化为空间上的模式距离问题,采用动态时间弯曲算法进行序列模式识别,计算经加权化的标准电能质量指标序列、待评估电能质量指标序列与理想电能质量指标序列的匹配系数,进而确定电能质量等级,实现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与分级评估。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综合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62 / 5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自主式决策的综合评价方法在电能质量领域的分析与运用 [J].
欧阳森 ;
廖一键 ;
刘洋 ;
陆国俊 ;
李丝媛 .
电网技术, 2012, 36 (02) :70-74
[2]   基于可拓云理论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模型 [J].
李如琦 ;
苏浩益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01) :66-70
[3]   灰色理论在电能质量综合评估中应用 [J].
雷刚 ;
顾伟 ;
袁晓冬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9, 29 (11) :62-65+70
[4]   模糊层次分析与多目标决策相结合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J].
康世崴 ;
彭建春 ;
何禹清 .
电网技术, 2009, 33 (19) :113-118
[5]   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J].
李娜娜 ;
何正友 .
电网技术, 2009, 33 (06) :55-61
[6]   理想区间法在电能质量综合评估中的应用 [J].
张蔓 ;
林涛 ;
曹健 ;
刘林 .
电网技术, 2009, 33 (03) :33-38
[7]   实时说话人辨识系统中改进的DTW算法 [J].
李邵梅 ;
刘力雄 ;
陈鸿昶 .
计算机工程, 2008, (04) :218-219
[8]   GIS空间目标的广义Hausdorff距离模型 [J].
邓敏 ;
钮沭联 ;
李志林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7, (07) :641-645
[9]   基于物元分析理论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J].
黄剑 ;
周林 ;
栗秋华 ;
张凤 ;
刘华勇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25-29+55
[10]   新型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方法研究 [J].
刘懿 ;
鲍德沛 ;
杨泽红 ;
赵雁南 ;
贾培发 ;
王家钦 .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7, (05) :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