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结构构造与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38
作者
吴珍汉
高锐
卢占武
叶培盛
陆露
殷裁云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盆地结构; 逆冲推覆构造; 地震反射; 油气资源; 勘探靶区; 羌塘地块;
D O 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4.06.01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4 ;
摘要
羌塘盆地是我国陆域大型中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富含烃源岩,但结构构造非常复杂。结合野外观测及相关资料对地震反射剖面进行地质构造详细解释,良好地揭示了羌塘盆地结构和深部构造。羌塘盆地逆冲推覆构造延伸存在显著差别,北羌塘凹陷多格错仁逆冲推覆构造、阿木错逆冲推覆构造与南羌塘凹陷肖茶卡—双湖逆冲推覆构造、多玛—其香错逆冲推覆构造仅发育于盆地表层0~3km深度范围,北羌塘凹陷龙尾错逆冲推覆构造、羌中隆起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南羌塘凹陷赛布错—扎加藏布逆冲推覆构造、拉萨地块北缘色林错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自地表向深部延伸深度超过6km,羌塘盆地深部还发育中生界底部逆冲系和基底逆冲系,伴有不同规模的褶皱构造。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活动时代包括晚白垩世、古近纪早期和古近纪晚期,晚白垩世与古近纪早期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导致构造隆升的裂变径迹年龄分别为87±5~75±4Ma、64±5~46±4Ma。经过多期逆冲推覆构造改造和褶皱变形,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沉积地层与烃源岩显著增厚,为新生代晚期二次生烃及油气成藏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地质构造条件;北羌塘凹陷发育万安湖向斜、半岛湖背斜、东湖向斜、阿木错向斜,南羌塘凹陷发育宁日圈闭、鲁雄错背斜、诺尔玛错圈闭、协德圈闭、崩则错圈闭,羌中隆起下伏侏罗系和三叠系烃源岩,色林错下白垩统下伏古近纪湖相沉积,这些构造部位都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靶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130 / 114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藏北羌塘盆地二维反射地震新认识 [J].
李忠雄 ;
邱海军 ;
程明道 ;
廖建河 ;
王孝勋 ;
王安志 ;
王玲 .
地球学报, 2013, 34 (04) :477-484
[2]  
Early Cenozoic Tectonics of the Tibetan Plateau[J]. WU Zhenhan,HU Daogong,YE Peisheng,WU Zhonghai.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3(02)
[3]  
Early Cenozoic Mega Thrusting in the Qiangtang Block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J]. WU Zhenhan,YE Peisheng,Patrick J.BAROSH,HU Daogong,LU Lu,ZHANG Yaoling.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2(04)
[4]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南部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J].
吴珍汉 ;
叶培盛 ;
胡道功 ;
陆露 .
地质通报, 2011, 30 (07) :1009-1016
[5]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冈玛日—菊花山地区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J].
解超明 ;
李才 ;
董永胜 ;
吴彦旺 ;
王明 ;
胡培远 .
地质通报, 2010, 29 (12) :1857-1862
[6]   西藏北部新生代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与唐古拉山的隆起 [J].
李亚林 ;
王成善 ;
伊海生 ;
刘志飞 ;
李勇 .
地质学报, 2006, (08) :1118-1130+1234
[7]   西藏羌塘盆地的深部结构特征与含油气远景评价 [J].
赵文津 ;
赵逊 ;
蒋忠惕 ;
刘葵 ;
吴珍汉 ;
熊嘉育 .
中国地质, 2006, (01) :1-13
[8]   青藏高原羌塘地区几个关键地质问题的思考 [J].
李才 ;
翟庆国 ;
程立人 ;
徐峰 ;
黄小鹏 .
地质通报, 2005, (04) :295-301
[9]   羌塘盆地中生界含油气系统特征 [J].
伍新和 ;
王成善 ;
伊海生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4, (06) :27-30
[10]   藏北羌塘盆地油气勘探前景探讨 [J].
卢明国 ;
童小兰 ;
王必金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3) :28-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