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南部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被引:37
作者
吴珍汉 [1 ]
叶培盛 [2 ]
胡道功 [2 ]
陆露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羌塘盆地南部; 逆冲推覆构造; 逆冲岩片与飞来峰; 古近纪; 青藏高原腹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西藏羌塘地块南部古近纪发育肖茶卡-双湖逆冲推覆构造、多玛-其香错逆冲推覆构造、赛布错-扎加藏布逆冲推覆构造,构成古近纪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沿逆冲推覆构造的前锋断层,二叠系白云岩与大理岩化灰岩、三叠系砂岩与页岩、侏罗系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和三叠纪—侏罗纪蛇绿岩自北向南逆冲推覆于古近纪红色砂砾岩之上,形成规模不等的构造岩片与飞来峰。羌塘盆地南部主要的逆冲断层和下伏的褶皱红层被中新世湖相沉积地层角度不整合覆盖,表明逆冲推覆构造运动自中新世以来基本停止活动。羌塘盆地南部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在近南北方向产生的最小位移为90km,指示新生代早期上地壳缩短率约为47%。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对羌塘盆地油气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09 / 10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隆升过程.[M].吴珍汉等; 著.地质出版社.2009,
[2]  
羌塘、措勤及岗巴-定日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及油气资源预测.[M].王剑[等]著;.地质出版社.2005,
[3]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石油地质.[M].赵政璋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4]  
西藏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缝合带研究.[M].李才等著;.地质出版社.1995,
[5]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四纪左旋斜冲推覆构造运动 [J].
吴珍汉 ;
胡道功 ;
吴中海 ;
叶培盛 ;
周春景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3) :599-607
[6]  
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Thrusting in Southern East Kunlun Mountains;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J].吴珍汉;叶培盛;Barosh J Patrick;胡道功;赵文津;吴中海;.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09, 02
[7]   西藏北部新生代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与唐古拉山的隆起 [J].
李亚林 ;
王成善 ;
伊海生 ;
刘志飞 ;
李勇 .
地质学报, 2006, (08) :1118-1130+1234
[8]   藏北羌塘比隆错一带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壳幔过渡带局部熔融的地球化学证据 [J].
赖绍聪 ;
秦江锋 ;
李永飞 ;
刘鑫 .
地质通报, 2006, (Z1) :64-69
[9]   西藏羌塘盆地古油藏发现及其意义 [J].
王成善 ;
伊海生 ;
刘池洋 ;
李亚林 ;
邹艳荣 ;
伍新和 ;
邓斌 ;
杨兴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39-143
[10]   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层热演化史 [J].
许怀先 ;
秦建中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