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第四纪左旋斜冲推覆构造运动

被引:12
作者
吴珍汉
胡道功
吴中海
叶培盛
周春景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 左旋斜冲断层; 缩短速率; 第四纪; 柴达木盆地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四纪发育比较强烈的左旋斜冲构造运动,形成长达百余公里、宽度超过30km的大型推覆构造,由斜冲断层、逆冲岩席和褶皱构造等组成。根据野外观测相关资料,柴达木盆地北缘第四纪发生两期构造变形:早更新世不同规模的逆冲岩席如中新元古代中深变质岩、古生代浅变质岩与中生代沉积地层沿北西西-北西向断层发生左旋斜冲构造运动,导致下伏中新统和上新统湖相沉积地层强烈褶皱变形,上覆不同规模的逆冲岩席;晚更新世中晚期构造运动导致中晚更新世砾石层发生宽缓褶皱变形。估算柴达木盆地北缘第四纪斜冲推覆构造运动产生的最小缩短量约为17~18km,平均缩短速率约为6.6~6.9mm/a。柴达木盆地北缘第四纪斜冲推覆构造运动是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运动自南向北扩展迁移的重要表现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99 / 60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根据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估算青藏高原古海拔高度 [J].
吴珍汉 ;
赵逊 ;
叶培盛 ;
吴中海 ;
胡道功 ;
周春景 .
地质学报, 2007, (09) :1277-1288
[2]   青藏高原北部风火山花岗斑岩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吴珍汉 ;
叶培盛 ;
胡道功 ;
张维 ;
周春景 .
现代地质, 2007, (03) :435-442
[3]   东昆仑南部晚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J].
吴珍汉 ;
叶培盛 ;
赵文津 ;
Patrick JBarosh ;
胡道功 .
地质通报, 2007, (04) :448-456
[4]   柯坪推覆构造中的几个新生褶皱带阶地变形测量与地壳缩短 [J].
杨晓平 ;
冉勇康 ;
程建武 ;
陈立春 ;
徐锡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10) :905-913
[5]   西藏北部新生代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与唐古拉山的隆起 [J].
李亚林 ;
王成善 ;
伊海生 ;
刘志飞 ;
李勇 .
地质学报, 2006, (08) :1118-1130+1234
[6]   柴达木盆地北缘走滑-冲断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思路 [J].
魏国齐 ;
李本亮 ;
肖安成 ;
陈汉林 ;
杨树锋 .
地学前缘, 2005, (04) :397-402
[7]   西昆仑山前乌泊尔逆冲推覆带构造特征 [J].
刘胜 ;
邱斌 ;
尹宏 ;
李建立 ;
翟胜敏 ;
李文华 .
石油学报, 2005, (06) :16-19
[8]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蛇绿岩的厘定——罗迪尼亚大陆裂解的证据? [J].
杨经绥 ;
史仁灯 ;
吴才来 ;
陈松永 .
地质通报, 2004, (Z2) :892-898
[9]   柴达木盆地北缘古生代超高压带中花岗质岩浆作用 [J].
吴才来 ;
杨经绥 ;
许志琴 ;
Joseph L.WOODEN ;
Trevor IRELAND ;
李海兵 ;
史仁灯 ;
孟繁聪 ;
陈松永 ;
Harold PERSING ;
Anders MEIBOM .
地质学报, 2004, (05) :658-674
[10]  
Thrusting of the North Lhasa Block in the Tibetan Plateau[J]. Wu Zhenhan, Hu Daogong, Ye Peisheng, Zhao Xun and Liu Qisheng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