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古生代超高压带中花岗质岩浆作用

被引:103
作者
吴才来
杨经绥
许志琴
Joseph L.WOODEN
Trevor IRELAND
李海兵
史仁灯
孟繁聪
陈松永
Harold PERSING
Anders MEIBOM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北京,,北京,,北京,,,斯坦福,加里佛尼亚,,斯坦福,加里佛尼亚,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斯坦福,加里佛尼亚,,斯坦福,加里佛尼亚
关键词
花岗质岩石组合; SHRIMP定年; 柴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祁连南缘古生代超高压变质带 (榴辉岩年龄为 4 6 6~ 4 95 Ma)上一套中高级变质岩系 (达肯大坂片麻岩 )中存在三类花岗岩组合 : 类 :石英二长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 , 类 :二长花岗岩 -二云母花岗岩-含白云母花岗岩 -正长花岗岩 , 类 :花岗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 -黑云母花岗岩。 类岩石组合中的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为 4 73Ma, 类岩石组合中的正长花岗岩锆石 SHRIMP年龄为 4 4 6 Ma, 类岩石组合中的二长花岗岩锆石 SHRIMP年龄为 397Ma。从三类花岗岩组合的组成矿物来看 , 类和 类的矿物组合主要为斜长石、角闪石、石英、碱性长石、黑云母 , 类的矿物组合为钾长石、石英、白云母、黑云母、斜长石 ;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看 , 类和 类花岗岩为 型花岗岩 ,岩石的 Si O2 =6 1%~ 6 9% ,Na2 O/ K2 O>1,ANK<1,δEu=0 .7~ 1.0 ; 类花岗岩为 S型花岗岩 ,岩石的 Si O2 =70 %~ 76 % ,Na2 O/ K2 O<1,ANK>1,δEu=0 .1~ 0 .3;从构造环境上看 , 类花岗岩形成于岛弧环境或活动大陆边缘 , 类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 , 类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结合区域地质特征 ,我们认为 ,早奥陶世 ,南祁连洋板块向北俯冲于祁连陆块之下 ,规模不大的南祁连洋很快闭合 ,但俯冲下去的大洋板块仍拖动柴达木陆块继续俯冲 ,俯冲
引用
收藏
页码:658 / 67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与折返的时限及机制 [J].
许志琴 ;
杨经缓 ;
吴才来 ;
李海兵 ;
张建新 ;
戚学祥 ;
宋述光 ;
万渝生 ;
陈文 ;
邱海峻 .
地质学报, 2003, (02) :163-176
[2]   柴北缘绿梁山地区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及意义 [J].
袁桂邦 ;
王惠初 ;
李惠民 ;
郝国杰 ;
辛后田 ;
张宝华 ;
王青海 ;
田琪 .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2, (01) :36-38+37
[3]   柴北缘沙柳河榴辉岩岩石学及年代学初步研究 [J].
郝国杰 ;
陆松年 ;
李怀坤 ;
郑建康 .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1, (03) :154-162
[4]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发现典型超高压矿物——柯石英 [J].
杨经绥 ;
宋述光 ;
许志琴 ;
吴才来 ;
史仁灯 ;
张建新 ;
李海兵 ;
万渝生 ;
刘焰 ;
邱海峻 ;
刘福来 ;
Shigenori Maruyama .
地质学报, 2001, (02) :175-179
[5]   柴北缘榴辉岩的峰期和退变质年龄:来自U-Pb及Ar-Ar同位素测定的证据 [J].
张建新 ;
杨经绥 ;
许志琴 ;
张泽明 ;
陈文 ;
李海兵 .
地球化学, 2000, (03) :217-222
[6]   青海都兰榴辉岩的发现及对中国中央造山带内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意义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宋述光 ;
吴才来 ;
史仁灯 ;
张建新 ;
万渝生 ;
李海兵 ;
金小赤 ;
Marc Jolivet .
地质学报, 2000, (02) :156-168
[7]   阿尔金构造带西段榴辉岩的Sm-Nd及U-Pb年龄——阿尔金构造带中加里东期山根存在的证据 [J].
张建新 ;
张泽明 ;
许志琴 ;
杨经绥 ;
崔军文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0) :1109-1112
[8]   我国西部柴北缘地区发现榴辉岩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李海兵 ;
吴才来 ;
崔军文 ;
张建新 ;
陈文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14) :1544-1549
[9]   柴达木北缘奥陶纪火山作用与构造机制 [J].
赖绍聪,邓晋福,赵海玲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6, (03) :8-14
[10]  
U–Pb zircon ages from a Devonian carbonatite dyke, Kola peninsula, Russia: a record of geological evolution from the Archaean to the Palaeozoic[J] . S Claesson,V Vetrin,T Bayanova,H Downes.LITHOS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