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估算青藏高原古海拔高度

被引:33
作者
吴珍汉 [1 ]
赵逊 [2 ]
叶培盛 [1 ]
吴中海 [1 ]
胡道功 [1 ]
周春景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
关键词
湖相沉积; 碳氧同位素; 年均气温; 古海拔高度;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青藏高原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海拔高度与年均气温存在函数关系。对青藏高原南部14个不同海拔高度的第四纪湖相沉积露头,在剖面不同部位采集了35个湖相沉积样品,结合海拔高度与年均气温的相关分析,建立了湖相沉积碳氧同位素古海拔高度计。再对青藏高原南部、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南部和柴达木盆地不同地点出露的渐新世、中新世早中期、上新世—早更新世湖相沉积地层,分别取样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计算不同时期的古年均气温和古海拔高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中新世早中期整体隆升至海拔约4000m高度,五道梁—东昆仑南部中新世早中期整体隆升至海拔约3500m高度,柴达木盆地中新世早中期隆升至海拔约2500m高度。这些资料对认识青藏高原隆升时代和气候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77 / 128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与隆升机制.[M].肖序常;李廷栋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
[2]  
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M].汤懋苍等 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3]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孢粉组合与古环境演化 [J].
吴珍汉 ;
吴中海 ;
叶培盛 ;
胡道功 ;
彭华 .
中国地质, 2006, (05) :966-979
[4]   青藏高原腹地中新世早期古大湖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吴珍汉 ;
吴中海 ;
胡道功 ;
赵逊 ;
叶培盛 .
地质通报, 2006, (07) :782-791
[5]   西藏纳木错地区约120ka BP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与湖面变化 [J].
吴中海 ;
赵希涛 ;
吴珍汉 ;
周春景 ;
严富华 ;
麦学舜 ;
朱大岗 .
地质学报, 2004, (02) :242-252
[6]   湖泊沉积物记录的藏中地区2.8Ma以来的环境演变历史 [J].
陈诗越 ;
王苏民 ;
金章东 ;
沈吉 .
地球化学, 2004, (02) :159-164
[7]   若尔盖RM孔揭示的青藏高原900kaBP以来的隆升与环境变化 [J].
薛滨 ;
王苏民 ;
夏威岚 ;
吴敬禄 ;
王云飞 ;
钱君龙 ;
胡守云 ;
吴艳宏 ;
张平中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6) :543-547
[8]   古里雅冰芯中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变化记录研究 [J].
姚檀栋 ;
施雅风 ;
秦大河 ;
焦克勤 ;
杨志红 ;
田立德 ;
L.G.Thompson ;
E.Mosley-Thompso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5) :447-452
[9]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 [J].
钟大赉 ;
丁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289-295
[10]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 [J].
李吉均 ;
文世宣 ;
张青松 ;
王富葆 ;
郑本兴 ;
李炳元 .
中国科学, 1979, (06) :60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