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信仰论的内在悖论及其超越

被引:30
作者
刘小平 [1 ]
杨金丹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2] 国家法官学院吉林分院
关键词
法律信仰; 法律实证主义; 文化虚无主义; 法律工具主义; 信仰再造;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4.02.002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中国法律信仰论试图通过唤起主体对法律的信仰来树立法律的终极权威,进而寻求对中国法治精神维度的型塑,这一目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现。然而,中国法律信仰论者所作的是一种文化移植论式的寻求,并只就法治本身讨论信仰问题,这导致其理论存在巨大的内在悖论:第一,法律信仰与传统的割裂;第二,背后预设的是一种孤立的建构的法律观,走向了与法律实证主义的隐性合流;第三,文化虚无主义的背后可能是更为彻底的法律工具主义。要超越中国法律信仰论的内在悖论,需要在中国社会转型这一更为深广的语境和问题视野下,进行法律信仰的再造。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法学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以关于法律信仰问题的争论为分析线索 [J].
杜宴林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 17 (05) :152-160
[2]   文化碰撞中的选择:中国传统礼仪法文化在近现代的变革 [J].
吕丽 .
当代法学, 2009, 23 (06) :30-42
[3]   法律信仰批判 [J].
范愉 .
现代法学, 2008, (01) :10-17
[4]   法律实证主义与法哲学的安乐死 [J].
刘日明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79-84
[5]   法治是人类最理想的选择吗——强势文化、二元认识论与法治 [J].
於兴中 .
法学, 2002, (01) :10-12
[7]   中国法律传统与现代法制文明 [J].
郑定 .
人民论坛, 2001, (01) :59-61
[8]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与前景 [J].
公丕祥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4) :8-13
[9]   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 [J].
姚建宗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 (02) :1-12+93
[10]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化的开端 [J].
张晋藩 .
政法论坛, 1996, (05) :7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