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若干问题的讨论

被引:6
作者
岳健 [1 ]
杨发相 [1 ]
穆桂金 [1 ]
颜明 [1 ,2 ]
蓝利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地貌制图; 地貌分类; 技术流程; 数字制图;
D O I
10.13866/j.azr.2009.04.008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讨论近年"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该工作在分类方案和技术流程上尚存在可改进之处,尤其是对"山地的完整性"的解释和规范,容易产生编图操作困难、图斑界线勾画随意性增大以及编图结果有可能与实际背离的问题。主要分析了地貌类型(单元)完整性与地貌实体(单元)完整性的区别,划分地貌类型时应如何考虑海拔高度与地形起伏度,低、中、高山概念的局限和不适用,复合型成因类型中现代地貌过程的表示等问题。强调指出,地貌图的制图对象是地貌类型而不是地貌实体,有关"保持山地完整性"的规定是不适用的。同时,还在现有地貌分类方案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改进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591 / 5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最近10年来新疆风沙地貌研究进展 [J].
李志忠 ;
武胜利 ;
李万娟 ;
刘金伟 ;
马荣 ;
陈俊宇 .
干旱区研究, 2008, (02) :295-303
[2]   祖厉河流域1:50000与1:250000比例尺DEM信息容量的比较 [J].
刘慧明 ;
许宝泉 ;
李凤民 ;
阎天成 ;
孙国钧 .
干旱区研究, 2007, (01) :131-134
[3]   基于GIS的不同地貌类型区人口压力等级研究——以延安市为例 [J].
周自翔 ;
任志远 .
干旱区研究, 2005, (02) :274-278
[4]   地貌基本形态的主客分类法 [J].
高玄彧 .
山地学报, 2004, (03) :261-266
[5]   基本地貌形态数学定义的研究 [J].
钟业勋 ;
魏文展 ;
李占元 .
测绘科学, 2002, (03) :16-18+2
[6]   中国的红层及发育的地貌类型 [J].
李廷勇 ;
王建力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427-431
[7]   中国丹霞地貌研究进展 [J].
彭华 .
地理科学, 2000, (03) :203-211
[8]   走向分形地貌学 [J].
艾南山 ;
陈嵘 ;
李后强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1999, (01) :93-97
[9]   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提取特征地貌技术研究 [J].
闾国年 ;
钱亚东 ;
陈钟明 .
地理学报, 1998, (06)
[10]   中国地势起伏度研究 [J].
涂汉明 ;
刘振东 .
测绘学报, 1991, (04) :3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