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伐强度对木荷-萌芽杉木中龄混交林生长和林分结构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姚甲宝 [1 ,2 ]
曾平生 [2 ]
袁小平 [2 ]
吴建国 [2 ]
楚秀丽 [1 ]
周志春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木育种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木荷; 萌芽杉木; 混交林; 间伐强度; 林分结构;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17.03.021
中图分类号
S758 [森林计测学(测树学)];
学科分类号
090704 ;
摘要
[目的]针对混交林木荷大径材培育技术薄弱、林地产值低等问题,开展间伐试验,分析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的间伐强度,为木荷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6年生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按株数比例进行弱度间伐(15%)、中度Ⅰ间伐(30%)、中度Ⅱ间伐(35%)和强度间伐(60%)及对照(未间伐)5种强度抚育间伐,比较不同强度间伐木荷和杉木胸径、树高、蓄积量和直径结构特征,探讨其对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结果](1)间伐6 a后,不同间伐处理均促进木荷和杉木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长。中度Ⅱ间伐处理木荷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长最快,两者分别比对照高28.5%和78.2%,其增长量分别较对照高243.9%和326.7%,杉木除强度间伐胸径生长量略高于木荷外,各强度间伐的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小于木荷对应指标值。(2)由于间伐减少了树木株数,林分蓄积量和杉木蓄积量有所降低,但木荷蓄积量明显增加。中度Ⅱ间伐、中度Ⅰ间伐和弱度间伐时木荷蓄积量分别为对照的132.3%、112.5%和139.8%。(3)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木荷与杉木的径阶分布峰值所在的径阶依次向高径阶方向进级,中度Ⅱ间伐木荷直径分布左偏、尖峭,中大径阶木荷株数多且分布集中,能有效实现大径级材种的培育目标。[结论]对密度较高的中龄木荷-萌芽杉木混交林适宜采用强度间伐措施,即间伐强度35%左右,林木密度1 780株·hm-2(木荷杉木株数比约为1:2),在保持林分蓄积量不减小的情况下,促进木荷胸径、单株材积快速增长,以实现木荷大径材培育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511 / 5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J].
黄雪蔓 ;
尤业明 ;
蓝嘉川 ;
刘世荣 ;
贾宏炎 ;
朱宏光 ;
温远光 .
生态学报, 2016, 36 (01) :156-163
[2]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短期影响 [J].
张鹏 ;
王新杰 ;
韩金 ;
卢妮妮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6, 44 (02) :6-10+14
[3]   杉木人工林材种结构的立地及密度效应研究 [J].
相聪伟 ;
张建国 ;
段爱国 ;
张雄清 .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 (05) :654-659
[4]   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次生林生长的影响 [J].
尤文忠 ;
赵刚 ;
张慧东 ;
郭元涛 ;
颜廷武 ;
魏文俊 ;
毛沂新 .
生态学报, 2015, 35 (01) :56-64
[5]  
干扰树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和林分结构的影响[J]. 吴建强,王懿祥,杨一,朱婷婷,朱旭丹.应用生态学报. 2015(02)
[6]   间伐对杉木木荷混交林生长影响探讨 [J].
潘云青 .
林业勘察设计, 2014, (02) :140-144
[7]   不同生境、初植密度及林龄木荷人工林生长、材性变异及林分分化 [J].
楚秀丽 ;
王艺 ;
金国庆 ;
范辉华 ;
周志春 .
林业科学, 2014, 50 (06) :152-159
[8]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的影响 [J].
徐金良 ;
毛玉明 ;
郑成忠 ;
范荣德 ;
周世水 ;
陈永辉 ;
成向荣 ;
虞木奎 .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 (01) :99-107
[9]   木荷次生林经营密度调控技术的研究 [J].
刘发林 ;
曾思齐 ;
吕勇 ;
刘勉声 ;
肖化顺 ;
彭其龙 ;
刘玉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3 (11) :26-28+52
[10]   木荷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 [J].
王秀花 ;
马丽珍 ;
马雪红 ;
陈柳英 ;
周志春 .
林业科学, 2011, 47 (07) :13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