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被引:37
作者
黄雪蔓 [1 ,2 ]
尤业明 [1 ,2 ]
蓝嘉川 [1 ,2 ]
刘世荣 [3 ]
贾宏炎 [4 ]
朱宏光 [1 ,2 ]
温远光 [1 ,2 ]
机构
[1] 广西大学林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高校林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间伐强度; 生物量; 碳储量; 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杉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间伐改变了林分环境,影响林木生长及碳储量,准确评估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对碳汇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992年造林并于2005年实施3种不同间伐强度(74%:H、50%:M和34%:L)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样地内每木检尺,实测样木生物量,并结合杉木群落各组分含碳率的实测值,对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H(74%)显著增加了林木的胸径(P<0.01),分别比M(50%)、L(34%)和CK(0%)增加了13.65%、20.74%和18.37%。3种间伐强度之间树高差异均不显著,而CK的树高均大于3种间伐强度的树高,分别比H、M和L增加了6.64%、15.73%和16.70%。与对照相比,H显著增加了林木的单株生物量(P<0.01)。对照林地乔木层的碳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间伐强度的乔木层碳储量(P<0.05),而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大小顺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3种间伐强度和对照处理杉木人工林之间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差异性不显著(P>0.05),其中乔木层和土壤层为主要碳库,两者所占总的碳储量超过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的97.62%。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碳储量的长期影响[J]. 徐金良,毛玉明,成向荣,虞木奎.应用生态学报. 2014(07)
[2]   抚育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碳贮量的影响 [J].
明安刚 ;
张治军 ;
谌红辉 ;
张显强 ;
陶怡 ;
苏勇 .
林业科学, 2013, 49 (10) :1-6
[3]   林分密度对30年生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J].
王怀芳 .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2, 8 (03) :156-159
[4]  
不同间伐强度下麻栎人工林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J]. 成向荣,虞木奎,葛乐,张春祥,王婉.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5]  
Effects of Thinning and Litter Fall Removal on Fine Root Production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Masson Pine Plantations[J]. TIAN Da-Lun1, PENG Yuan-Ying2, YAN Wen-De1,2, FANG Xi1, KANG Wen-Xing1, WANG Guang-Jun1 and CHEN Xiao-Yong3 1Forest Ecology Section, Faculty of Life Scienc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6 (China) 2Biology Program,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Science, College of DuPage, IL (USA) 3Biology Program,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 Govern
[6]   不同强度间伐对北京山区油松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马履一 ;
李春义 ;
王希群 ;
徐昕 .
林业科学, 2007, (05) :1-9
[7]   杉木林间伐强度自然稀疏与结构规律研究 [J].
张水松 ;
陈长发 ;
何寿庆 ;
吴克选 ;
詹有生 .
林业科学, 2006, (01) :55-62
[8]   杉木林间伐强度试验20年生长效应的研究 [J].
张水松 ;
陈长发 ;
吴克选 ;
占有生 ;
何寿庆 .
林业科学, 2005, (05) :56-65
[9]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的生物量估算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J].
赵敏 ;
周广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8) :1468-1472
[10]  
中国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对Fang等Science一文(Science,2001,291:2320~2322)的若干说明[J]. 方精云,陈安平,赵淑清,慈龙骏.植物生态学报.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