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文化——从工具论到本体论的认识

被引:9
作者
王彬
向茂甫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四川成都
[3] 四川成都
关键词
课程文化; 工具论; 本体论; 主体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工具论”的课程文化观把课程的作用局限于对现有文化的传递和复制 ,使学校课程沦为没有文化主体地位的工具 ,制约了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本体论”的课程文化观将课程看作是文化实在 ,课程不只是文化传承的工具 ,作为一种文化 ,它有着自身的主体性。课程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尊重课程主体作为人的文化 ;树立课程主体的文化自信心 ;建立课程主体间的和谐关系 ;创造多元课程文化以适应课程主体缤纷的文化意识。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文化变异与中国教育的文化抉择 [J].
吴黛舒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08) :7-11
[2]   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J].
裴娣娜 .
教育发展研究 , 2002, (04) :5-8
[3]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钟启泉等主编, 2001
[4]  
代沟[M]. 光明日报出版社 , (美)米 德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