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区不同强降雨下土壤的氮素流失特征分析

被引:27
作者
井光花 [1 ,2 ]
于兴修 [1 ]
刘前进 [1 ]
李振炜 [1 ,2 ]
机构
[1] 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临沂大学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研究所
[2]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氮; 降雨; 径流; 流失; 沂蒙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不同自然强降雨氮素流失特征,实地观测沂蒙山区孟良崮小流域2010年汛期的降雨与径流过程,选取暴雨(汛期首场强降雨)、大雨(土壤水分相对饱和强降雨)和大暴雨(年最大雨强降雨)3场不同典型强降雨,分析降雨径流及氮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在首场暴雨条件下,除颗粒态氮外,其他形态氮含量在整个降雨过程中均呈现增加趋势;在大雨过程中,总氮含量在径流峰值前达到峰值,溶解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在径流峰值后达到峰值,并趋于稳定;在大暴雨条件下,总氮和颗粒态氮含量在径流峰值前浓度陡增到最大后迅速降低。总氮与颗粒态氮的流量加权质量浓度表现为大雨<暴雨<大暴雨,溶解态氮流失浓度百分比介于49.9265%~85.292%,且硝态氮在溶解态氮中占主导地位。不同形态氮和泥沙的平均流失率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均表现为大暴雨>暴雨>大雨。该研究为沂蒙山区小流域水环境保护和非点源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不同暗管布置下棉田排水的硝态氮流失量分析 [J].
曾文治 ;
黄介生 ;
谢华 ;
吴谋松 ;
彭振阳 ;
徐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4) :89-93
[2]  
重庆市路面降雨径流特征及污染源解析[J]. 张千千,王效科,郝丽岭,侯培强,欧阳志云.环境科学. 2012(01)
[3]   北运河下游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非点源氮素输出规律 [J].
张汪寿 ;
李晓秀 ;
王晓燕 ;
任万平 ;
李建辉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12) :2698-2706
[4]   呼伦湖流域3种利用方式草场水土及氮磷流失特征 [J].
赵伟 ;
杨培岭 ;
李海山 ;
胡高娃 ;
刘小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220-225
[5]   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氮磷流失特征 [J].
孙正宝 ;
陈治谏 ;
廖晓勇 ;
王海明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08) :1720-1725
[6]   沂蒙山区不同覆被棕壤理化特征对径流溶解态氮磷输出的影响 [J].
马骞 ;
于兴修 ;
刘前进 ;
吕国安 ;
张含玉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7) :1526-1536
[7]   降雨-径流条件下土壤溶质迁移过程模拟 [J].
田坤 ;
王光谦 ;
田鹏 ;
傅旭东 ;
郭海丹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4) :81-87
[8]  
横坡与顺坡垄作径流氮磷输出及其富营养化风险对比研究[J]. 于兴修,马骞,刘前进,吕国安.环境科学. 2011(02)
[9]  
长三角典型村域次降雨条件下氮素非点源输出特征[J]. 曹杰君,高扬,黄海波,黄红艳,毛亮,张旭,周培.环境科学. 2010(11)
[10]   不同毛沟布置方式下农田次降雨氮素流失特性分析 [J].
张展羽 ;
袁自瑛 ;
孔莉莉 ;
夏继红 ;
朱晓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0) :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