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血症时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李晶铃
阴赪宏
王超
文艳
张淑文
王宝恩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暨急救医学科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肾素;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 S)的变化,探讨内毒素血症的病理机制。方法90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80),模型组又分为注射脂多糖(LPS)后2、4、8、12、24、48、72 h及7 d 8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分别于腹腔注射LPS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取心脏血,测定血浆内毒素、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 10)、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模型组血浆内毒素和血清TNFα、IL 10水平均在腹腔注射LPS后2 h达高峰,分别在注射LPS后7 d、8 h和8 h降至正常水平。②模型组血浆PRA和血清AⅡ、ACE水平分别在腹腔注射LPS后2、8 h和8 h达高峰,分别于注射LPS后12、72和24 h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内毒素血症时,机体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和抗炎反应,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同时循环RA S激活,引起血管收缩,导致微循环障碍,可进一步加重组织细胞缺血、缺氧。研究内毒素血症时RA S改变对阐明内毒素血症的病理机制具有一定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蛋白酶抑制剂对内毒素致大鼠肾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
    汪波
    陈旭岩
    熊辉
    李秀清
    田亚男
    高雨松
    刘新民
    [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5, (10) : 603 - 605+641
  • [2] 白细胞介素-10对急性肺损伤炎症/抗炎介质表达的影响
    李洪霞
    张进川
    赵亚力
    郝好杰
    [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5, (06) : 338 - 341+319
  • [3] 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脓毒症
    李晶铃
    阴赪宏
    张淑文
    王宝恩
    [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4, (10) : 639 - 640
  • [4] 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0含量的影响
    姜小国
    胡森
    石德光
    晋桦
    吕艺
    韩翠华
    孙丹
    盛志勇
    [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 (03) : 167 - 169
  • [5] 脑外伤患者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1β及白介素-10含量的测定
    罗显荣
    伍伟玲
    叶小群
    王琳
    周训森
    张丹
    王先培
    [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 (01) : 44 - 44
  • [6] 心房肽及血管紧张素Ⅱ在家兔内毒素性脑水肿中的变化
    张育才
    沈鸣
    陆燕芬
    汤定华
    张宇鸣
    曾纪骅
    [J]. 急诊医学, 1998, (06) : 376 - 378
  • [7] In terleuk in 10〔J〕. M oore K W,O′G arra A,deW aa lM R,et a l. A nnu R ev Imm uno l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