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注射液促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及对相关生长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王振涛 [1 ]
韩丽华 [1 ]
朱明军 [2 ]
张淑娟 [1 ]
曹生海 [1 ]
机构
[1] 河南省中医院心内科
[2]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基金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分子机制;
D O I
10.13192/j.ljtcm.2006.07.124.wangzht.094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心肌梗死(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AMl)模型,随机分为川芎嗪注射液组、麝香保心丸组(阳性对照)、模型组(阴性对照),并设假手术组。6周后处死动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中微血管数(MVC)、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β(PD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蛋白的表达,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灰度值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组及川芎嗪组大鼠MI边缘区MVC和MVD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5);川芎嗪组大鼠缺血心肌MVC和MVD较模刑组明显增加(P<0.05),与麝香保心丸组作用相似(P>0.05)。模型组VEGF、bFGF、PDGF-β、IGF-1蛋白表达及其灰度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川芎嗪组四种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灰度值明显高于模刑组(P<0.05),但低于麝香保心丸组,bFGF、PDGF-β、IGF-1蛋白表达灰度值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VEGF蛋白表达灰度值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有促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bFGF、PDGF-β、IGF-1的表达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88 / 89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川芎嗪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梁日欣
    关天增
    廖福龙
    吴子伦
    [J]. 微循环学杂志, 2002, (04) : 4 - 5+1
  • [2] 麝香保心丸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脏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汪姗姗
    李勇
    范维琥
    戴瑞鸿
    [J]. 中成药, 2002, (06) : 42 - 45
  • [3] 活血和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左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
    王振涛
    王硕仁
    赵明镜
    李敏
    王亚红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05) : 376 - 378
  • [4]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
    尹瑞兴
    冯建章
    姚震
    [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0, (01) : 29 - 31
  • [5] 川芎嗪的药理性预适应对麻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梁日欣
    廖福龙
    李文
    刘君英
    殷小杰
    不详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 1999, (05) : 13 - 14
  • [6] 川芎嗪抑制内毒素致血管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表达
    阮秋蓉
    邓仲端
    宋建新
    [J].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1998, (06) : 413 -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