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潮棕壤稻田不同氮磷肥配施对土壤酶活性及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张玉兰
陈振华
马星竹
陈利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氮磷肥料配施;
脲酶;
硝酸还原酶;
土壤生产力;
土壤肥力;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8.03.012
中图分类号:
S154.2 [土壤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探讨氮磷肥料配施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对潮棕壤肥料试验三年后的土壤酶及其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低氮常磷(N180P70K70)处理、低氮高磷处理(N180P100K70)和常量氮磷钾处理(N240P70K70)脲酶活性与对照没有差异,其它三个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受到抑制;大多施肥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较对照有很大的增强。不施肥稻田生态系统生产力低,土壤肥力呈现降低趋势;施肥处理土壤全N含量都比试验前降低,除常量NPK处理和低氮低磷处理,其他处理土壤全P含量增高。单施化肥能显著增加土壤中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同时也增加了作物对这些养分的吸收利用;适量的氮磷配施有增产作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土壤酶活性,但本试验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之间没有很好的相关性。氮肥和磷肥都是潮棕壤水稻生物产量高低的限制性因素,水稻经济(稻谷)产量由氮肥、磷肥水平共同决定,适量的氮肥和磷肥配施才得到较好的生物量,才能更好的发挥地力、获得较高产量。低氮高磷处理的平均水稻生物量和经济产量最高;低氮高磷处理中籽粒磷含量位居第二,说明该处理中,作物磷吸收较好;所设试验中低氮高磷处理最优。
引用
收藏
页码:518 / 523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