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热化学储能反应器的热性能分析

被引:4
作者
龙新峰
廖葵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热化学储能; 太阳能; 热发电; 高温蓄热; 放热反应器; 热能;
D O I
10.19666/j.rlfd.2008.11.014
中图分类号
TM615 [太阳能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7 ;
摘要
氨基热化学储能方法为纯太阳能热发电的稳定性和不间断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介绍了氨基热化学储能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放热反应器(氨合成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和讨论了在一定设计压力和氢氮比条件下,进气温度和进气流率对反应的影响,给出了实现火用最优化和热能最大化的操作参数,并比较了最优火用和最大热能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反应器内催化床层的平均温度是实现火用和能量最大化的最重要调节参数,反应温度为850℃时输出最大火用,反应温度为650℃时输出最大热能。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广东省用电需求预测与储能式热力发电展望 [J].
伍莹宏 ;
龙新峰 ;
梁平 .
广东电力, 2004, (06) :1-5
[2]  
氨基热化学高温储能装置[P]. 龙新峰.中国专利:CN2755549Y,2006-02-01
[3]  
氨基热化学高温储能方法及其装置[P]. 龙新峰.中国专利:CN1632438A,2005-06-29
[4]  
无机化工反应工程[M].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朱炳辰主编, 1981
[5]  
小氮肥厂工艺设计手册[M]. - 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 石油化学工业部化工设计院 主编, 1979
[6]  
Thermodynamics and dynamics of the Mg–Fe–H system and its potential for thermochemical thermal energy storage[J] .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 2002 (1)
[7]   Exergy analysis of an ammonia synthesis reactor in a solar thermochemical power system [J].
Kreetz, H ;
Lovegrove, K .
SOLAR ENERGY, 2002, 73 (03) :187-194
[8]  
A predictive CFD model for a falling particle receiver/reactor exposed to concentrated sunlight[J] . A. Meier.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 1999 (13)
[9]  
Heat storing/relea-s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chemical heat storage unit of elec-tricity using a Ca(OH)2/CaO reaction .2 Kanamori M,Matsuda H,Hasatani M. Heat Trans-fer-Japanese Research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