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小麦品质的应用研究

被引:20
作者
高居荣
樊广华
李圣福
李兴锋
封德顺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泰安分中心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小麦; 品质; 相关系数; 相对标准偏差;
D O I
10.16791/j.cnki.sjg.2009.03.012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使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山东省小麦品质检测及选育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研究利用国标化学法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分别对20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吸水率、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小麦品质各量的两种分析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75、0.9784、0.7805、0.9648和0.9209,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与国标化学法相关性好、准确性高;上述小麦品质各量的近红外检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35、0.006、0.010、0.068和0.030,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样品的检测一致性好、重复性高。中国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建立的小麦近红外光谱校准曲线适于测试山东小麦的以上5项品质性状。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273份小麦新品系部分品质性状表现、不同等级分布及其相关关系研究 [J].
樊庆琦 ;
程敦公 ;
隋新霞 ;
李根英 ;
楚秀生 ;
黄承彦 .
山东农业科学, 2007, (06) :29-31+42
[2]   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在小麦品质分析中的应用性研究 [J].
殷贵华 ;
于林平 ;
朱京立 ;
李勇 ;
李波 .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7, (02) :47-48
[3]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产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J].
胡晓航 ;
李海洋 .
林业科技情报, 2007, (01) :6-8
[4]   小麦新陈快速鉴别方法的研究 [J].
何学超 ;
郭道林 ;
冯永建 ;
兰盛斌 ;
肖学彬 ;
李远新 ;
张华昌 ;
丁建武 ;
巩福生 ;
高素芬 ;
汪喜波 .
粮食储藏, 2006, (01) :42-45
[5]   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小麦品质性状的研究 [J].
陈锋 ;
何中虎 ;
崔党群 ;
赵武善 ;
张艳 ;
王德森 .
麦类作物学报, 2003, (03) :1-4
[6]  
The principles, practices and some future applications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for predicting the nutritive value of foods for animals and humans[J] . D. I. Givens,J. L. De Boever,E. R. Deaville.Nutrition Research Reviews . 1997 (1)
[7]  
近红外光谱仪器之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2 罗苏秦,张世英. 科仪新知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