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a玛纳斯县北部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

被引:12
作者
王相平
杨劲松
金雯晖
刘广明
刘梅先
姚荣江
余世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有机碳; 密度; 储量; 时空变异; 玛纳斯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9 [土壤肥力图];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玛纳斯县北部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异特征,可以为当地土壤肥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玛纳斯县北部地区1980-2011年间土壤有机碳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32a来1m深土体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分别较1980年二次土壤普查时增加1.81kg/m2和7.7×106kg;2011年0~20、>20~60和>60~100cm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值为5.74、4.44和2.17g/kg;0~20cm和>20~6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符合正态分布特征,相应土壤有机碳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分别符合指数和球状模型;0~20cm土壤有机碳和>20~60cm土壤有机碳均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受土壤母质、地形等结构因素和耕作、施肥等随机因素的共同影响并呈现出南部和东北部高,中部地区偏低的分布特征;>60~100cm土壤有机碳呈现出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本文获取了玛纳斯县北部地区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异特征,该结果对研究区域土壤肥力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9+298 +2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GIS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核算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J].
揣小伟 ;
黄贤金 ;
赖力 ;
张梅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1-6
[2]  
Regional Simul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for Dry Farmland in East China by Coupling a 1:500000 Soil Database with the Century Model[J]. D.C.WEINDORF.Pedosphere. 2011(03)
[3]   近30年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J].
柳梅英 ;
包安明 ;
陈曦 ;
刘海隆 ;
张红利 ;
陈晓娜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6) :926-938
[4]   干旱区典型流域近30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景观破碎化分析——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J].
李义玲 ;
乔木 ;
杨小林 ;
周生斌 ;
曾雅娟 .
中国沙漠, 2008, (06) :1050-1057+1213
[5]   中国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J].
韩冰 ;
王效科 ;
逯非 ;
段晓男 ;
欧阳志云 .
生态学报, 2008, (02) :612-619
[6]   若尔盖高寒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 [J].
高俊琴 ;
欧阳华 ;
张锋 ;
王春梅 .
生态环境, 2007, (06) :1723-1727
[7]   电磁感应仪用于土壤盐分空间变异及其剖面分布特征研究 [J].
姚荣江 ;
杨劲松 ;
姜龙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2) :207-216
[8]   不同施肥对水稻土作物碳同化与土壤碳固定的影响——以太湖地区黄泥土肥料长期试验为例 [J].
潘根兴 ;
周萍 ;
张旭辉 ;
李恋卿 ;
郑聚锋 ;
邱多生 ;
储秋华 .
生态学报, 2006, (11) :3704-3710
[9]   Changes in topsoil organic carbon of croplands in mainland China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J].
Huang Yao ;
Sun Wenjuan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 51 (15) :1785-1803
[10]   基于1∶100万土壤数据库的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研究 [J].
于东升 ;
史学正 ;
孙维侠 ;
王洪杰 ;
刘庆花 ;
赵永存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2279-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