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以来西方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质性”取向

被引:16
作者
蒋衡
机构
[1] 教育部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比较教育研究方法; “质性”取向; 文化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9.3 [比较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4 ;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比较教育研究的“社会适应性”和“理论多源性”对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影响,并试图在对当代文化多元化社会背景和后现代主义理论思潮的审度中考察当代西方比较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质性”取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国际比较教育的若干方法与理论——兼谈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J].
丁邦平 .
比较教育研究, 1999, (02) :13-18
[2]   民族—国家和比较教育研究 [J].
朱旭 .
比较教育研究, 1999, (02) :2-7
[3]   国外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及其研究方法论的演变 [J].
方展画 .
比较教育研究, 1998, (04) :9-13
[4]   比较教育两大主流模式 [J].
罗婉明 .
比较教育研究, 1997, (04) :21-25
[5]   国际比较教育当前的问题及发展的趋势 [J].
张云 .
比较教育研究, 1996, (03) :47-51
[6]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DavidGeoffreySmith)著, 2000
[7]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陈向明著, 2000
[8]  
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M]. 人民教育出版社[英]埃德蒙·金(Edmund,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