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断块西缘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被引:12
作者
张抗
吴紫电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长庆油田
关键词
断裂带; 断层带; 构造带; 鄂尔多斯; 西缘; 断块区; 构造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解放后,随着石油普查的开展,发现在平缓单斜的鄂尔多斯断块西缘地腹存在一个狭长的断褶带。但只是在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地震勘探的开展才对它的全貌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我们称其为鄂尔多斯断块西缘断裂带(以下简称断裂带)。它北起桌子山,经陶乐、马家滩、甜水铺、平凉而达陇县、千阳一带,长近600公里(图1)。仅北端的桌子山有大面积前中生代地层出露,大部分地区被白垩系及新生界覆盖。其西被银川断陷—六盘山断褶带所切截掩盖,南北两端分别被渭河断陷和临河断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三叠纪海相层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J].
张抗 .
科学通报, 1983, (01) :41-43
[2]   鄂尔多斯断块太古代至早元古代构造发育特征附视频 [J].
张抗 .
地质科学, 1982, (04) :352-363
[3]   鄂尔多斯地区寒武纪海侵及其地层的时侵 [J].
张抗 .
地质科学, 1981, (03) :254-258
[4]   鄂尔多斯断块及其西侧石炭纪古地理和古构造 [J].
张抗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80, (06) :8-14
[5]   中国南北地震带北段地壳和上地幔的电性特征 [J].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大队大地电磁测深组 .
地球物理学报, 1976, (01) :28-34
[6]   鄂尔多斯地台西沿的大地构造轮廓和寻找石油的方向 [J].
黄汲清 .
地质学报, 1955, (01) :23-39+108
[7]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石油地质论文集[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内蒙古石油学会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