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水源区自然降雨过程下坡地壤中流对硝态氮流失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刘泉 [1 ,2 ]
李占斌 [1 ,3 ]
李鹏 [3 ]
宋炜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绵阳师范学院
[3] 西安理工大学
[4]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关键词
自然降雨; 壤中流; NO3--N流失; 汉江水源区;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2.05.015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壤中流是土石山区降雨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分流失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陕西省石泉县后沟小流域2011年汛期3场自然降雨过程条件下玉米和辣椒径流小区壤中流过程对硝态氮(NO3--N)迁移流失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场典型自然降雨过程中,2个径流小区内产生的壤中流量占总径流量的比例均大于74.3%;而且大雨强短历时降雨过程下壤中流的流量较小,小雨强长历时的降雨过程容易形成壤中流流量较大;作物的前期和中后期生长阶段的壤中流占总径流量比例是作物收获和土地空置阶段壤中流比例的1.14~1.35倍。在3场自然降雨过程中,由壤中流携带的硝态氮流失量占径流小区硝态氮流失量的87.81%~98.99%,表明壤中流是坡耕地NO3--N的流失的最重要载体。因此,加强壤中流管理对于汉江水源区坡耕地面源污染控制管理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水质安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10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Non-Point-Sour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adings from a Small Watershed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J]. ZHU Bo 1,2 *,WANG Zhenhua 1,2,WANG Tao 1,2,DONG Zhixin 1,2 1 Key Laboratory of Mountain Environment Evolvement and Regulation,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China 2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China.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2(01)
[2]   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水土流失与养分流失耦合研究 [J].
陈磊 ;
李占斌 ;
李鹏 ;
于国强 ;
贾莲莲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1, (S1) :170-176
[3]   紫色土坡地壤中流特征 [J].
徐勤学 ;
王天巍 ;
李朝霞 ;
蔡崇法 ;
史志华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2) :229-234
[4]   紫色土小流域土壤及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J].
韩建刚 ;
李占斌 ;
钱程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2) :423-427
[5]   紫色土坡面壤中流养分输出特征 [J].
丁文峰 ;
张平仓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4) :15-19+53
[6]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紫色土养分流失规律分析 [J].
王亮 ;
何丙辉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1) :145-149
[7]   紫色土地区水文特征对硝态氮流失的影响研究 [J].
贾海燕 ;
雷阿林 ;
雷俊山 ;
赵景柱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10) :1658-1664
[8]   江西红壤缓坡地壤中流影响因素分析 [J].
尹忠东 ;
左长清 ;
高国雄 ;
彭婉君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 (05) :1-6+64
[9]   秸秆覆盖对黄土坡面矿质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J].
张亚丽 ;
张兴昌 ;
邵明安 ;
李世清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85-88
[10]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