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试论一种道德隐恕责任——从被遗忘权谈起
被引: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晓曦
机构
:
[1]
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年
/ 21卷
/ 03期
关键词
:
被遗忘权;
隐恕;
隐恕责任;
道德自我;
D O I
:
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3.007
中图分类号
:
B82-05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法学界确立的"被遗忘权"概念启示我们,人们对自己曾发生过的非重大过失都渴求被他人遗忘、忽略,公共场合下重提此事会造成不愉快、尴尬甚至痛苦。"隐"源自儒家伦理精神,"恕"属于"仁之方",而"讳"则是出于敬重目的的禁忌。三者可以凝练成"隐恕"概念。隐恕既是一种道德情感,也是一种个体美德;它不会引起道德放纵,反而有助于道德主体养成节制与审慎的品格。道德上的"隐恕责任"概念有着传统的伦理基础,也是传统隐、恕、讳思想的现代实践形态。隐恕责任的自觉可以更好地维系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成就完善的道德自我。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鲁迅全集[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鲁迅 著, 1973
[12]
鲁迅全集[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鲁迅 著, 1973
←
1
2
→
共 12 条
[11]
鲁迅全集[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鲁迅 著, 1973
[12]
鲁迅全集[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鲁迅 著, 197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