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扬子台地下奥陶统含礁层系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9
作者
肖传桃
朱忠德
李相明
机构
[1] 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海平面变化; 体系域; 生物礁; 中扬子地区; 奥陶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 [各类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露头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将中扬子台地早奥陶世含礁地层划分为4个II型层序,并阐述了各层序的体系域特征和形成的沉积动力学机制以及海平面变化对沉积、生物迁移、生物礁及环境的控制作用。认为在含礁层序形成过程中,存在着4个海平面变化旋回,第一旋回为两河口期早至中期,第二旋回为两河口期晚期至道保湾期早期,第三旋回为道保湾期早至晚期,第四旋回为大湾期早至中期,其中两河口期存在着3个次一级的旋回,第一旋回发生于分乡组二段(鲕粒段);第二旋回发生于分乡组三段(互层段);第三旋回发生于分乡组四段(夹层段);识别出3个平衡型碳酸盐体系和一个滞后型碳酸盐岩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分乡组与红花园组生物礁均形成于高海平面时期。由于海平面变化过程中存在多个次一级的旋回,致使本区生物礁具有厚度和规模小、数量多和分布广等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74 / 2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古大陆及其边缘早古生代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的基本特征 [J].
贾振远 ;
李志明 ;
蔡忠贤 .
地球科学, 1997, (05) :101-108
[2]   湖北宜昌地区奥陶纪层序地层及扬子地区五峰组沉积环境的讨论 [J].
肖传桃 ;
姜衍文 ;
朱忠德 ;
李艺斌 ;
潘云唐 .
高校地质学报, 1996, (03) :100-108
[3]   35Ma地质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自然周期 [J].
史晓颖 .
地球科学, 1996, (03) :3-10
[4]   宜昌奥陶纪的古环境演变 [J].
陈旭 ;
丘金玉 .
地层学杂志, 1986, (01) :1-15+79
[5]  
鄂西南湘西北地区上震旦统至奥陶系石油地质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朱忠德等著, 1995
[6]  
中国南方古大陆沉积地壳演化与成矿[M]. 科学出版社 , 刘宝等著, 1993
[7]  
长江三峡地区生物地层学[M]. 地质出版社 , 地质矿产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主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