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有孔虫形成环境的地球化学证据──以小渡口剖面为例

被引:8
作者
王世杰
刘秀明
贾玉鹤
董丽敏
季宏兵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内陆有孔虫; 埋藏后生改造作用; (87)Sr/(86)Sr-古盐度关系判据; (87)Sr/(86)Sr-Sr/Ca; 关系判据; 小渡口剖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继70年代发现以来,近年来不断有文献报道在我国内陆盆地中发现有孔虫化石群,对它们的沉积环境问题的讨论又成为新一轮研究的热点.通过泥河湾盆地小渡口剖面第四系有孔虫化石壳体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研究,认为化石壳体基本保存完好,即使存在埋藏后生作用的影响,但其改造程度并未影响壳体初始的(87)Sr/(86)Sr等地球化学信息,可重塑有孔虫宿生水体的地球化学性质.有孔虫壳体(87)Sr/(86)Sr为(0.711190±25)~(0.712018±14),远大于同期海水的(87)Sr/(86)Sr(0.709087~0.709147),与可代表研究区古陆表水化学组成的桑干河河水的(87)Sr/(86)Sr(0.711508±8)接近.混合水体(87)Sr/(86)Sr-古盐度关系及(87)Sr/(86)Sr-Sr/Ca关系判据说明有孔虫的出现与海水无关,其宿生水体为陆相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677 / 6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泥河湾盆地第四系有孔虫化石群锶同位素及其古环境意义 [J].
王世杰 ;
刘秀明 ;
贾玉鹤 ;
董利敏 ;
季红兵 .
第四纪研究, 2000, (03) :302-302
[2]   泥河湾层内易溶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 [J].
李容全 ;
乔建国 ;
邱维理 ;
翟秋敏 ;
李永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2) :148-158
[3]   碳酸盐岩氧、碳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目前面临的几个问题 [J].
李心清 ;
万国江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3) :51-57
[4]   新疆罗布泊K1孔岩心中有孔虫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王弭力 ;
黄兴根 ;
刘成林 ;
李海清 ;
赵振宏 .
地质论评, 1999, (02) :158-162+225
[5]   青藏高原甜水海地区第四纪有孔虫化石 [J].
李元芳 ;
李炳元 ;
王国 ;
李世杰 ;
朱照宇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07) :740-742
[6]   泥河湾组有孔虫化石群的锶同位素研究 [J].
王世杰 ;
董丽敏 ;
林文祝 ;
李春来 ;
汪品先 ;
赵泉鸿 ;
吴锡浩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22) :2072-2074
[7]   柴达木盆地盐湖有孔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孙镇城 ;
曾学鲁 ;
陈克造 ;
王蓓 ;
李瑜 .
石油学报, 1992, (02) :252-257+271
[8]   对渤海西、南岸平原第四纪海侵命名的讨论 [J].
王强 ;
李凤林 ;
李玉德 ;
高秀林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6, (01) :72-82
[9]   我国第四纪海侵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J].
汪品先 ;
闵秋宝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5, (01) :15-25
[10]   四川盆地白垩纪半咸水有孔虫和介形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李玉文 .
地质论评, 1979, (01) :2-9+87